EN
"/>
悼念|巴克里斯纳·多西逝世:回顾“印度建筑之父”的实践之路
2023/01/24
作者

据外媒报道,2023年1月24日,备受赞誉的印度建筑师巴克里斯纳·多西 ( Balkrishna Doshi)逝世,享年95岁。作为2018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多西在去年刚刚获得2022 RIBA皇家金质奖章——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荣誉之一。皇家金质奖章是为了表彰其一生的工作,由女王陛下亲自批准,授予对建筑进步产生重大影响的个人或群体。

人物介绍

巴克里斯纳·多西(Balkrishna Doshi)

1927-2023


能够获得英国女王颁发的皇家金质奖章,我感到既惊喜又深感谦卑,这是多么的荣幸!这个奖项的消息让我想起了我在 1953 年与勒柯布西耶一起工作的时光,当时他刚刚收到获得皇家金质奖章的消息。我清楚地记得他从女王陛下获得这一荣誉的兴奋。他比喻性地对我说,想知道这枚奖章有多大和多重。


60 年后的今天,我真的感到不知所措,能与我的大师勒柯布西耶获得同一个奖项——以表彰我多年的实践。我要向我的妻子、我的女儿,最重要的是我的团队和 Sangath 工作室的合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 巴克里斯纳·多西


多西拥有 70 多年的职业生涯和 100 多个建成项目,通过他的实践和教学影响了印度及其邻近地区的建筑方向。他的建筑将开创性的现代主义与本土建筑相结合,深入了解印度的建筑、气候、当地文化和工艺传统。


他的项目包括行政和文化设施、住宅开发和住宅建筑。他因其富有远见的城市规划和社会住房项目以及他在印度和世界各地大学的客座教授的教育工作而享誉国际。


多西在1927年出生于浦那。他在1947年正值印度获得独立之际,开始了建筑学的生涯,并在伦敦短暂生活了一段时间,而后前往法国为勒·柯布西耶工作。


50年代初,柯布西耶在印度昌迪加尔以及艾哈莫达巴德展开一系列建筑及规划项目,包括纺织业主协会大厦(Mill Owner’s Association Building, 1954)和舒德汉别墅(Shodhan House, 1956),多西为柯布西耶协调印度的项目而再次回到自己的祖国。多西随后自1962年起,在印度管理研究所的项目中开始与路易·康共事。


多西从这两位二十世纪传奇的现代主义大师指导下所累积的经历,与根本性的思考融会贯通,让他决定在1956年创立自己的事务所 Vastushilpa (现已更名为 Vastushilpa Consultants)。多西带有印度特色的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在极具雕塑感的混凝土和砖砌体量中实现。


在多西漫长的建筑实践中,他也尝试了许多不同的建筑语言、受到不同西方流派影响。


640.png



粗野主义的探索:泰戈尔纪念堂



泰戈尔纪念堂修建于1967年,在萨巴尔马蒂河岸,与艾哈迈达巴德市博物馆接近。它是一个有750个座位的剧场。这个纪念堂以泰戈尔命名,作为一个著名的孟加拉族诗人,小说家,音乐家,画家及剧作家,泰戈尔深化了印度和孟加拉文化。


640.jpg


泰戈尔是多西长年以来的精神领袖,所以他在创作泰戈尔纪念堂时从两种意义上向泰戈尔致敬,一是作为传奇艺术家的泰戈尔,二是具有崇高人格的泰戈尔。


他通过通透的门厅与宽敞的入口,让人们观察到巨大混凝土结构的细节,大家皆可在此自由自在地交流。碗形座位的设计看起来像是微握的手掌,给艺术家带来一种亲密感。


640.jpg


640.jpg


这个建筑一方面是对泰戈尔的致敬,另一方面也是多西对粗野主义建筑的探索。


纪念馆中拥有700个座位,整个空间通过折叠混凝土墙体,形成强烈的光影关系,创造了极其强烈的艺术氛围。通过通透的门厅与宽敞的入口,让人们观察到巨大混凝土结构的细节,大家皆可在此自由自在地交流。


640.jpg


今天的纪念堂则加入了许多印度当地的彩绘图样、传统艺术,从一定程度上削减了粗野主义建筑给人带来的建筑体量冲击感,而让建筑更贴近当地文化。


640.jpg


640.jpg



向现代主义致敬:桑珈工作室



桑珈(Sangath)是多西的工作室,于1981年建成。工作室以一系列嵌有马赛克瓷砖的沉入式拱顶,植有绿色芳草地的阶梯式圆形剧场及流水细节为主要特点。桑珈被定义为多西本身的极致演绎,是他建筑理念的完整集合体,涵盖了他以往项目的多重因素,包括复杂的室内和结构设计、不明确的边缘界限、拱顶和露台。


640.png


曲折的小道使访客迷失原有的方向感,从而沿着抬高的花园墙行进。此时从透视的角度看,拱顶沉入背景,位于圆形剧场之上,流水、花园则成为前景。平静的池水倒映着拱顶的轮廓,走过池塘就能清楚地看到入口,它位于通往拱顶的曲径末端。


640.png


主制图室的拱顶下方采用了特殊结构的混凝土,能够将自然光分散至空间各处。从建筑入口可以看到大厅尽头有一条通道,这里人们能够重拾原有的方向感。


640.png


除了自然,桑珈也承载了一系列印度文化。建筑的设计借鉴了寺庙的布局,不同的体块最终都引向一个主建筑,形式松散地模仿了佛塔的设计。


640.png


桑珈对现代建筑的致敬也流露得相当明显,其中包括柯布西耶的耳朵状池塘,阿尔托和赖特的阶梯状式圆形剧场,高迪的碎马赛克瓷砖以及萨尔克生物研究所的流水功能设计。


640.png



文化与自然的融合:侯赛因多西画廊



1995年落成的侯赛因多西画廊是一个洞穴式艺术画廊,展示了艺术家 马可布勒· 菲达 · 侯赛因(Maqbool Fida Husain)的作品。这座建筑代表了多西建筑风格的一个巨大转变,与其以往的作品完全不同,是自由形式的建筑。他保留了场地微微起伏的轮廓线。鼓起的壳体结构和碎瓷片的表面材料类似印度城乡流行的湿婆(Shiva)神龛的穹顶。眼睛般的窗孔在达到采光与隔热最佳平衡的同时,赋予室内以神秘的光感。


640.jpg


1991年,多西受邀为他的好友侯赛因设计一个展示空间。侯赛因是印度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也是孟买先锋艺术家团体(Bombay Progressive Artists' Group)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绘画糅合了印度传统风格与西方的立体主义,常以鲜艳的色彩、大胆的构图与抽象的图形描绘远古神话、宗教与历史,以及当今印度的城市与乡村生活。因其独特的创作,侯赛因还被《福布斯》杂志誉为印度的毕加索。


640.jpg

侯赛因于其作品前


侯赛因作品的韵律或许唤醒了多西的创作灵感。多西设计了一个不同于常规立方体的展示空间,一个仿若远古洞穴的画廊建筑。它的造型自由多变,质感粗犷朴实,蕴含着一种原始的生命力。多西的手稿也展示了他极富诗意的构想。


640.jpg


多西在这个建筑中延续了对柯布西耶的继承,而建筑的外形则借鉴了印度耆那教的寺庙形态。所以,洞穴画廊是多西结合了印度传统与现代主义风格的全新尝试。


640.jpg


为了设计建筑多变的曲面结构,多西借助了电脑辅助的结构规划与传统的部落茅屋搭建技术。前者可帮助避免不必要的建造差池,后者则可更好地适应印度当地的环境。


640.jpg


多西的设计兼顾了美观与功能性。这间画廊半埋入地面,不仅可以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更能抵御印度的炎热气候。白色的瓷砖则被覆盖于画廊的屋顶,拼贴出马赛克的装饰图案,同时也可反射阳光的热度。


640.jpg


洞穴画廊内部的所有结构皆可自承重,通过贯通的连续性缓解了重量压力。多西还将仅一英尺厚度的钢丝网水泥用于建筑的墙壁与穹顶,以波浪的形状减轻载重。


640.jpg


这个洞穴画廊是多西与侯赛因之间的交锋,他们启发彼此的创作与突破,产生了巧妙的融合。在远古与现代、抽象与具象、自由与规整之间的不断交错,让艺术与建筑真正地展开对话,也让置身于其中的观众们感受到一种充满灵性的通感体验。


640.jpg


在多西漫长的职业生涯中,

创作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有那个作品让你印象深刻,

或者最为感动?


640.jpg


发文编辑 | Yiwen

审核编辑 | Zyi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hz@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文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