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潘晖专访|从设计实践到教学,坚持概念先行与空间创新
2022/06/30
作者

瑞士注册建筑师

潘晖建筑设计工作室创始人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本科设计课程导师(2022-)

东南大学建筑学学士

瑞士门德里西奥建筑学院(Mendrisio)建筑学硕士


七年前,建筑师潘晖在绍兴水乡举办了一场记叙性影像展。幽暗的厅堂里,日光从木椽青瓦间洒下,落在展物上,禅意又悠远。展览所言所叙,直导建筑师内心所向与平日所察,能一窥其人之坦率、细腻和认真。


本次访谈,我们与建筑师潘晖就建筑学习与教学、建筑实践等主题展开探讨,希望这些不仅能为学习建筑的同学提供帮助,也可为建筑从业者提供启发与思考。


01/ 建筑求学

01/ 建筑求学



“建立属于自己的设计方法与价值标准。”


█  你国内外两段求学经历有怎样的差异?


P : 国内高校的建筑教育大多呈现相似的价值判断,东南大学也不例外,通过不同类型的建筑设计训练来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但高、低年级设计课的区别大多体现在设计对象的功能和规模上,这样导致学生对建筑设计的认知会较为片面、单一。


瑞士的学校,比如门德里西奥建筑学院(Mendrisio下称“门校”),有一批风格迥异的执教老师,例如葡萄牙建筑师组合Meteus兄弟(ManuelAires Mateus和Francisco Aires Mateus)、先锋派建筑师Valerio Olgiati等人,他们均有较为完善的建筑认知体系以及世界观、价值观,学生可以从各具特色的导师那里收获完全不同的设计体验,并借此探索自己的设计风格和价值体系。另外,瑞士德语区的学校更加看重建筑本体,比如空间、结构。


总体看来,国内教育更着重培养服务大众的合格建筑师。瑞士的教育则不仅于此,更倾向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思考体系。这两种教育模式诞生于不同的国情,都有其合理之处。


█  门德里西奥建筑学院(Mendrisio)的课程具体是如何展开的?


P: 门校研究生课程总共2年,共4个studio,每个studio以学期为单位,进行三四个月。2年能够做4个设计,其中1个设计是毕设。我第一个设计课老师是Atelier Miller,虽然设计成果不错,但没有带来颠覆性的认知。后来跟着Olgiati做设计,他的想法和理念打破了我的固有思维,并为我带来了持续至今的影响。


█  如何看待今天更多的学生留学首选美国?你有什么建议?


P: 学生出于不同的目的自然会做出不同的选择。美国名校的知名度更高,在学生未来的选择和发展上有一定的优势。以我的了解,欧洲的建筑教学着眼于建筑本体,比如材料、构造、氛围,他们更关注“如何造一个房子”,即造物本身。而在美国,讨论则更为宽泛。如果热爱建筑本身,对宏大的社会、环保等主题没有强烈兴趣的同学,或许去欧洲更好,且可以借在欧洲念书的契机四处游学,亲身体验建筑大师作品。




留学期间毕业设计模型的制作和最后的答辩现场

 © 潘晖建筑设计工作室



02/ 建筑教学



“关注设计思维与设计思路”


█  你于东南大学所带的大四建筑设计课程的核心是什么? 


P: 国内学生接触到的设计课多从基地、功能出发,我和王逸凡老师的设计课并不提供这些。我们会给学生一组图片和词句。每组同学需从一个建筑的基本词句开始,围绕一个清晰的概念(idea)展开,设计能够带来全新体验的空间。


每种教学都有侧重点。很多实践派建筑师带设计课,教授给学生的更多的是实际工程经验。而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在一套确定的价值标准下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课程更多是教授某种思维,如果学生真正投入其中,肯定能够领会到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我认为能够将各种思路融会贯通以运用于未来的实际项目中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老师只能抛砖引玉,后面的道路需要自己走。


潘晖专访|从设计实践到教学,坚持概念先行与空间创新6.jpg

2022本科四年级课程设计 | 从理念到空间 

 © 潘晖建筑设计工作室


█  有人说,当下中国的建筑教育与十年前乃至几十年前差别无几。在你的课堂里,学生们暴露出的问题是什么? 


P: 今年是我自己第一次在东南大学带设计课,比起十年前的建筑教育,虽然老师们的教案变了,但是教学方法并没有本质的变化。大部分学生之前从未尝试过以“关键词”为核心做设计,更多从场地、功能出发,他们能够在两个月时间中切换思路,很不容易。


我观察到学生们依赖在网上进行案例学习。我不太建议低年级的学生从网络获取建筑专业类信息,过于庞杂的信息需要较高的甄别能力,而初学者很难有较高的判断力。互联网上寥寥的几张照片所呈现出来的碎片化信息并不能解释设计思路,读者很难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度思考,结果是大家往往在大脑中储存图片,而不能理解其缘由,所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我读书时常通过书籍找答案,我觉得实体书的阅读体验是难以被替代的,且书籍展现的设计信息更加完备,比如某建筑图册,往往会展示平立剖图纸、施工结构做法等等,并配以文字类设计说明详细阐述。我本科时很喜欢妹岛和世,几乎翻阅了她所有的作品书籍。通过完整的阅读,我对她的工作方式、设计思路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而非被浅显的美学所取悦。简单点说,看书就好像和一个老师做一遍studio,而浏览互联网上的碎片化信息则好像是在简单地浏览课程作业展。


潘晖专访|从设计实践到教学,坚持概念先行与空间创新7.jpg


潘晖专访|从设计实践到教学,坚持概念先行与空间创新8.jpg


潘晖专访|从设计实践到教学,坚持概念先行与空间创新9.jpg

大四课程设计照片  © 潘晖建筑设计工作室


█  你如何通过案例推进课程呢?


P: 我们给学生看的案例,古建和现代建筑都有。古建筑中,有很多具有非凡的结构性、空间性体验,极具仪式感,譬如西班牙和日本等地的宗教建筑。在学习古建筑时,有时我们会截取一个片段出来,告诉大家这个空间好在哪里,坐在里面会有什么样的体验。因为知识背景完全不一样,人们很难和几千年前建造和使用神庙的埃及人共情,但即便人们没有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感受到的空间体验却是真实的、本能的,这种本能的体验是超越时间和文化的。我曾经去过埃及和印度,我不会请当地的导游也不看指南,最本能的、直觉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现代建筑会有更加强烈的意图,这种从概念(idea)出发的建筑设计其实很适合同学去学习。像妹岛和世、Olgiati、石上纯也等人的设计,他们的设计目清晰,将概念(idea)落实到设计的每一处。学生们可以从中学到怎么从一个概念(idea)出发去做设计。


潘晖专访|从设计实践到教学,坚持概念先行与空间创新10.jpg

School in Morbio Inferiore by Mario Botta


潘晖专访|从设计实践到教学,坚持概念先行与空间创新11.jpg

The Mosque of Ar-Rifai Islamic Cairo

 © 潘晖建筑设计工作室


附:2022本科四年级课程设计 | 从理念到空间 课程展示

https://mp.weixin.qq.com/s/O8ovvwi1xuZPMXUQgVxJbQ



03/ 建筑设计



“在稳定的价值评判上坚持创新”


█  你的设计似乎很注重对结构的“再定义”,“结构与空间”的关系是创新的发力点吗?


P: 结构在我看来是次于空间的,建筑本质是为使用者服务,空间与人的亲身体验息息相关,建筑师需要营造能够带来多样体验的空间,进而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和情绪。由此空间应当处于第一位,而结构为空间服务。


空间体验的营造其实是目的导向的过程。譬如,建筑师想要营造一种稳定的空间氛围,人们在其中能够有被保护的感觉,亦或是营造一种拥抱大自然的空间。那么我们通过结构去打造这样的空间。结构不仅仅承担力,它本身也能够参与到空间中。很多时候我们将结构当作空间的容器,通过结构的包裹来塑造空间。筱原一男的“白之家”就是一个结构参与空间的经典案例。建筑师明确体验类型,而后根据空间体验目标选择结构,如果空间和结构最后呈现为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那么该建筑就是一个好建筑。


潘晖专访|从设计实践到教学,坚持概念先行与空间创新12.jpg

筱原一男白之家  © Internet


█  如何面对结构、空间、形式三者之间的矛盾?


P: 矛盾是永远存在的,建筑师的职责就是解决矛盾。我们工作室一直在思考”如何把方案做得简单“,即怎样用一个动作把矛盾都解决了,不要有多余的招式。一个动作就能搞定的方案显然需要设计师花费很多精力去寻找,以我自己的经验越简单的方案越是有难度,而复杂动作的堆砌反而体现了思考过程的不足。


比如我们之前做的湖州茶主题展厅,其中的主要结构十字墙包含了多重含义。从整个场地环境考虑,十字墙让茶室和场地发生联结。在结构方面,十字墙相交的地方落到地下展厅中正好成为了整个空间的中心。从环境到结构再到空间,是一个连贯的构思过程。




湖州茶主题展厅  © 潘晖建筑设计工作室


█  工作室的项目是什么样的呢?


P: 我们今年年初刚刚落地了一个垃圾转运站,目前该项目已经建成。今年可能还会落地两个小体量建筑,希望疫情能够赶快过去,项目能顺利收尾(笑)。




江苏某垃圾中转站  © 潘晖建筑设计工作室


我们团队经常参加竞赛,今年参加了几个,其中一个是葛明老师牵头的南京“望亭小筑“竞赛。虽然项目很小,但看到了不同建筑师各种不同的idea,体会到了建筑师这份工作的挑战和乐趣,可以说是一次很不错的竞赛经历。


潘晖专访|从设计实践到教学,坚持概念先行与空间创新24.jpg

望亭小筑竞赛方案 © 潘晖建筑设计工作室


我们对于建筑类型没有太大的要求,所有类型都可以接受。像我们刚完成的垃圾转运站项目,不常见但很有趣。我们可能不太愿意做特别商业的建筑,更加倾向项目有较大自由度或经济性要求没有那么高。毕竟,自由度高的项目创新的可能性也更大。


再者,大体量建筑项目需要经验丰富的大团队去配合,我们暂时还没达到那个规模。不过我们相信小建筑也可以做出有意思的设计。建筑设计可能并不在于设计对象的规模,而在于创意。我们从小出发,为将来大项目做准备。


潘晖专访|从设计实践到教学,坚持概念先行与空间创新25.jpg


潘晖专访|从设计实践到教学,坚持概念先行与空间创新26.jpg

成都花海中央的餐厅项目  © 潘晖建筑设计工作室


█  在对建筑设计稳定的价值判断上,工作室的方案会存在一定的模式吗?


P: 我们有稳定清晰的价值判断,但我们不会把这个判断变成某种确定的套路或者固化的语言,如果立马形成固定的设计语汇或是进行设计语言的堆砌,很容易遇到瓶颈。我们践行的是一套标准或者说一套设计方法,它导向的结果是开放的,具备各种可能性。我们尽力保证我们的设计概念是纯粹和完整的,设计策略是自由的,运用到实践中是可行的。虽然当下年轻的独立建筑师团队无论在设计理念还是实践模式上做创新都困难重重。但我认为需要保持“我要做新的、概念清晰的东西”这样的信念,不要轻易放弃。


潘晖专访|从设计实践到教学,坚持概念先行与空间创新28.jpg

杭州湾出游


潘晖专访|从设计实践到教学,坚持概念先行与空间创新29.jpg

工作室一角

 © 潘晖建筑设计工作室



04/ 建筑之外



“从体验出发的日常积累”


█  你在2020年绍兴曾举办过个展——”空间记忆”(建筑设计作品+27张空间影像作品)。你怎么看待建筑与其它媒介的关系——比如照片(二维图像)、地图?


P: 我每次去旅行都会拍很多照片,以便做设计时可以回看。我常常出于直觉进行拍照,我觉得必须有意识地去记录,不能随看随忘。我想建筑学不仅仅是一个工程,更偏向艺术,作品一定程度上呈现了作者的内心,当打动你的东西积累到一定量级,就会清晰地了解自己到底喜欢和不喜欢什么,这是一个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过程。



潘晖专访|从设计实践到教学,坚持概念先行与空间创新31.jpg


潘晖专访|从设计实践到教学,坚持概念先行与空间创新34.jpg

绍兴展览照片  © 潘晖建筑设计工作室


█  你曾提到“城市里的厂房、基础设施和废墟常常引起您的共鸣”,是因为他们能带来特殊的空间体验感吗? 


P: 在我看来,我周围的好房子其实不多,反而我很建议建筑师们去看一些基础设施,比如立交桥、高速路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尺度和层次感非常令人震撼,它们呈现出来的空间感常常出乎我们意料,能够给人带来超越日常生活的体验。


南京长江大桥区域就很有意思,桥下的柱子粗壮无比,周围还林立着过去的标语牌、毛主席像、废弃的码头厂房以及码头脚手架。这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城市原型,把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并置在一起,偶尔冒出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具有巨大的纪念性尺度的物体。而南京新建城区往往每个地方都差不多。如果可以,我会选择住在老城区,像东南大学韩冬青等老师更新的小西湖片区就很不错。除此之外,国内,我认为重庆是一个比较迷人的城市,野生感特别强,没有很强的规则性,桥体基础设施遍布,互相交织。日本的城市很有生命力,极高的商住密度导向了便民的人居环境,居住气息浓厚一定程度上导致呈现出多要素并置的城市面貌。同时,它们社区营造的自主性带来了面貌上的丰富度,各种各样的门头、广告牌以及变化的空间尺度,塑造了多元且有生命力的城市氛围。我认为这种并置是城市空间的突破,也是一种“非设计”层面的介入。


潘晖专访|从设计实践到教学,坚持概念先行与空间创新35.jpg

绍兴杭州湾某观潮平台底层空间


潘晖专访|从设计实践到教学,坚持概念先行与空间创新36.jpg

绍兴某立交桥下空间


潘晖专访|从设计实践到教学,坚持概念先行与空间创新37.jpg

绍兴某废弃黄酒厂空间


潘晖专访|从设计实践到教学,坚持概念先行与空间创新38.jpg

绍兴某桥下空间 © 潘晖建筑设计工作室


█  库哈斯的理论中也有大与小的对比,被超越人体尺度的东西所吸引是建筑师的共性吗?


P: 据我了解,库哈斯应该受筱原一男影响很大。筱原一男后期的公共建筑作品实际上就是在一个巨大的城市里面推导出来的,比如东工大百年纪念馆。他们的作品有共通的地方。我个人觉得库哈斯所设计的CCTV很震撼,无论从形式还是结构上都是创新的。如果我做大体量建筑,可能也会是一个巨大的神秘的物体。



05/ 对青年建筑师说



“用有效的方法,持续热爱和努力。”


█  在如今的社会环境和行业背景下,有什么想对仍在建筑界耕耘的青年学子和青年建筑师说的?


P: 其实我自己也还是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建筑师,不敢给大家什么建议。如果一定要有的话首先,我认为要多出去看。如果想在建筑领域有所建树,还是要多打开眼界。第二,深入阅读学习,了解经典作品。任何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学最经典的东西,耳濡目染后再做创新实践,结果不会太差。第三,有条件去找你最欣赏的老师学习。这点可遇不可求,喜欢哪个建筑师就尽可能去他那边工作和实习,一定会大受裨益。


访谈/撰文|林之茜

校对|Jiqing  ElviraXD  主编|栗茜

发文编辑 | Lqinie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文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