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商场变“IP市集”,高德扫街榜崛起:谁在定义城市“人气”?
2025/11/24
作者

你有没有发现,每次打开周末待办清单,都像在被两种力量拉扯?

111

一边是商场里追着你跑的“可爱风暴”:刚撤下三丽鸥的粉白围挡,线条小狗的软萌立牌就占满了中庭,玉桂狗气球飘在扶梯口,星黛露发箍的反光晃得人睁不开眼。可爱浓度直接飙到“犯规”,路过的人忍不住掏出手机:先和大耳狗合张影,再修修图发圈配文“周末充电成功”,脚步不自觉就慢了下来。而另一边,像高德“扫街榜”却冷静地给出另一套答案:别只信画面,要看脚步。它用千万人的真实到店轨迹,默默给商家排着序。


一边是让你忍不住“哇”出声的视觉诱惑,一边是藏着真实选择的数据诚实。这两种“人气”撞在一起,周末出门的我们到底该信哪个?


毕竟现在的日子,大多是公司到家的两点一线,能让我们暂时跳出来、捞一把“美丽精神状态”的地方,早成了刚需。但其实今天这道选择题,根本不用非要选A或B。


两种“人气”,两种语言


01-为“可爱”买单:情绪价值是最大的正义


IP人气本质上是“情感经济学”的胜利。它贩卖的不是商品,而是情绪价值和社交货币。当名创优品在广州北京路打造三层独栋的MINISO LAND,将百年骑楼与超100个全球热门IP深度融合时,其开业当天客流突破一万人次,IP类产品销售占比接近90%。这种能量的核心在于打造“目的地”,而不仅仅是销售点。通过“超级IP×超级场景”的化学反应,为传统商业空间注入新动能。


图片1.png

广州巨型转角骑楼©广州日报

图片2.png

名创优品MINISO LAND华南首店©北青网

图片3.png

名创优品MINISO LAND华南首店©北青网


除了MINISO,在打造沉浸式IP主题空间方面,还有几个非常出色的品牌案例,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将IP、空间和体验深度融合,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例如广州市北京路天河城动漫馆,超越传统零售,打造了一个二次元文化体验高地。创新运营模式:它没有采用固定品牌柜台的传统模式,而是通过引入万代卡牌中心、次元计划等知名IP及二次元集群,构建了一个“谷子(周边)+体验+休闲”的全场景消费生态。


图片4.png

北京路天河城©小红书北京路天河城官网账号


这种模式被验证非常成功。动漫馆开业后,为商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人气和声量,其负一层客流量同比提升超过40%,在社交平台小红书的曝光量也超过了1000万。


IP之所以能吸引人,关键在于它与粉丝建立的情感纽带。不再是简单的立个雕像,而是致力于将粉丝带入IP的世界。例如杭州清河坊在“八一七稻米节”期间,整个街区化身为《盗墓笔记》的“盗笔宇宙”,鼓楼有Mapping秀,街头有高还原度的COSER,商家参与集章活动,让书粉的奔赴充满仪式感。长白山因为《盗墓笔记》中“张起灵的十年之约”成为书迷心中的圣地。长白山管委会精准地捕捉到这一情感,专门建设“稻米驿站”,提供官方周边和打卡服务,这种“宠粉”行为深深打动了粉丝。


图片5.png

再十年·共赴清河坊活动©清河坊历史街区官网账号

图片6.png

再十年·共赴清河坊活动©清河坊历史街区官网账号

图片7.png

长白山稻米驿站小红书用户©Sarina历险记


另外,还有部分IP运用了新技术与跨界合作。上海武康大楼不仅推出了软萌的“武康康”形象,还通过VR技术让游客“穿越”回1924年观看大楼初建时的风貌,使历史建筑变得可感可知。同样,淮海路的老字号与《凹凸世界》等二次元IP牵手,让年轻人为了收集印章而主动探索每一家老店,以年轻化表达重构传统消费场景,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图片8.png

武康康©图源网络

图片9.png

漫游黄埔IP活动©上海黄埔


02-用“脚”投票:数据从不撒谎?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扫街榜代表的“真实行为学”。扫街榜不依赖主观评价,而是基于导航到店人数、复购率、专程前往比例等真实行为数据。它需要回答的是一个更务实的问题:“在我此刻所在的500米范围内,什么是最好的选择?”


例如近期推出的高德扫街榜,是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图宣布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用户行为产生的榜单,构建全新的线下服务信用体系,以全力支持线下餐饮及服务消费。该榜单基于用户的行为产品,称“永不商业化”。


图片10.png

高德扫街榜界面


打开高德地图APP就可以看到高德扫街榜。扫街榜分为“状元榜”与“扫街榜”。“状元榜”为年榜,每年更新一次,包含餐厅、景点与酒店品类。“扫街榜”为日榜,每日更新。在此基础上,高德扫街榜推出很多独有的特色榜单。比如“专程前往”榜单,即指用户愿意花费一定的时间,跨越一定的距离去往一家店铺。这代表着消费者愿意为这家店支付更高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再如回头客榜单,即多次到访同一家店,代表了对店铺的长期肯定。此类店铺通常也会得到更高评分和推荐。


高德扫街榜的榜单排名是用户“用脚投票”选出来的。所谓的“用脚投票”,即根据这家店的客人光顾频次、到店的人数规模,利用后台的自动算法和统计而得出,有效屏蔽了人为投票打分的主观随意性。


图片11.png

店铺分数界面©高德地图


不过,该榜单未能覆盖当地人不需要导航的常去餐厅。而这些靠邻里相传的人气餐厅,或许才更符合“用脚投票”餐厅的定义。


在寻觅地道风味时,我们似乎总有一种本能:更相信当地人的胃。那种被“种草”的方式充满烟火气——可能是出租车里司机一句热情的推荐,也可能是某期播客中,对一座城市、一家小馆绘声绘色的描述,便足以成为我们规划一次旅行的全部理由。本地人一句“我家楼下”,比千篇好评更接近炉火;而一段声波里的滋滋油声,也能让一座陌生城市提前在舌尖翻山越岭。


从时间维度看,IP人气追求的是“瞬时爆发”。一个IP展览的生命周期往往只有几个月,依靠新鲜感和稀缺性吸引人流。而扫街榜人气则依赖“长期积累”,一家能持续位列榜单前列的小店,靠的是日复一日提供稳定品质和服务所积累的回头客。


数据的本质也截然不同。IP人气衡量的是“注意力”和“传播度”——点赞、收藏、转发量以及线下排队时长。但这些声量数据可能含有水分,且无法直接等同于满意度和销售额。扫街榜则衡量“决策”和“转化”——导航点击、实际到店轨迹、最终成交订单。这是一条完整的“决策-行动-消费”闭环数据链。



两种人气背后的众生相


Z世代的“社交原住民”是IP人气最坚定的支持者。他们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生活与社交网络高度融合。对她们而言,在“三丽鸥”或“线条小狗”的展览打卡,不仅是玩乐,更是在宣告自己的审美趣味、潮流触觉。


图片12.png

世代的名称与年份©图源网络


例如名创优品MINISO LAND内设置哈利·波特、三丽鸥等国际IP主题专区,以及霓虹灯牌和楼宇货架构建的“二次元街区”,正是精准聚焦这一群体。他们会为了一个限时IP咖啡馆排队两小时,并将精心拍摄的照片作为当天社交内容的核心。再例如黄渤自创IP“黄逗菌”全国首店落户青岛黄岛路,开业即成为城市新地标,吸引大量市民与游客专程前往打卡。这种吸引力如此强大,以至于消费者愿意“无论它在哪儿,我都要去”。


图片13.png

黄逗菌沉浸式主题体验空间©图源网络

图片14.png

黄逗菌精致甜品©图源网络

图片15.png

黄逗菌名款家居用品©图源网络


而“效率至上”的务实理性派则构成了扫街榜的核心用户。他们可能是生活节奏快、决策时间宝贵的职场人士、家庭采购者或资深饕客。比如一位经常出差的打工人,每到一个新城市,客户会议间隙,会直接打开扫街榜的“热门榜单”,选择排名前三的简餐店解决午饭。他的核心诉求很明确:快速、好吃、不踩雷。


最有趣的是占多数的“游猎型”消费者,他们的消费行为呈现明显的“情境性”特征。同一个职场人,工作日晚会上用“扫街榜”找家靠谱的火锅店治愈疲惫;但周六下午,她会约上好友,专程去逛迪士尼主题展,享受氛围,拍照聊天。成都建发鹭洲里的运营数据佐证了这一点:其通过原创IP活动如“酒食节”吸引全城年轻人专程到访,同时通过“小鹭集”等近60场常态化活动服务周边居民,培养稳定的到访习惯。


图片16.png

“来鹭边酒食节”©图源网络

图片17.png

“来鹭边酒食节”©图源网络

图片18.png

“来鹭边酒食节”©图源网络



融合之道:现代商场消费的最优解


IP的战略角色是“流量发动机”,它能克服地理位置的劣势。而扫街榜则扮演“流量指挥棒”的角色,它在消费者到达某个区域后优化本地流量的分配效率。当大量客流因IP涌入商场后,扫街榜能将这些可能漫无目的的客流,精准引导至场内那些经得起检验、口碑良好的店铺。最成功的商业项目能将二者完美结合。名创优品上海南京东路的MINISO LAND创下9个月销售额破亿的记录,单月业绩达1600万元,IP产品销售占比高达83%。这意味着它既通过IP吸引全城客流,又通过产品和服务质量留住了客户,形成良性循环。


再例如三里屯一号场T+MALL,它引入了大量区域或全国首店品牌,这些稀缺品牌对追求新奇的消费者而言,吸引力不亚于一个热门IP。在将消费者吸引到场后,商场通过构建从开放式舞台到常态化音乐现场等多元场景,试图在不同时间段都能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这种努力的目标是让商场超越单纯的购物功能,成为一个持续产生新鲜感和吸引力的“社交场域”,从而留住顾客,促进重复到访。


图片19.png

三里屯一号场T+MALL©图源网络

图片20.png

三里屯一号场T+MALL©图源网络

图片21.png

三里屯一号场T+MALL©图源网络


然而,也有反面案例同样警示我们:有商场引入大型IP展览短期内引爆客流,但场内餐饮质量低下,在扫街榜上毫无竞争力。结果消费者“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拍完照就走,无法形成二次消费和口碑沉淀。IP热度一过,商场便被打回原形。



结语


IP负责把空间变成“梦”,榜单负责把人流变成“脚”,当二者开始共享数据、互导流量,“可爱好拍”与“用脚投票”就不再是单选题,而是一道双选题。


你是哪种类型的消费者?最近有没有过被IP吸引,却被榜单‘拯救’或‘坑过’的经历?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专栏编辑|Sherry Li

发文编辑|Ziyi Zhang

审核编辑|Ziyi Zhang



文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