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
2025/09/17
作者

几年前,新手爸妈带小孩出门都很不算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商场时,想要找个地方给几个月大的小孩换尿布可能会特别困难。我们偶尔看到的场景是,在设施并不完善的商场女洗手间里,妈妈抱着孩子躲在角落里换尿布。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看不到这些换尿布的身影。因为缺少设施,家长很少会带小孩去商场。


2021年,中国卫生部门发布了《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提高人们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认识。该计划要求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区域建设婴室,包括交通枢纽、购物中心和公园。如果实现该计划的目标,到2025年,超过80%的公共区域将设有母婴室。


随后,人们在大型商超、游乐场所、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婴室,不过因为考虑到给婴幼儿哺乳的需求,很多母婴室都有男士止步的标志,这也就导致了单独带着孩子出门的爸爸可能会因此有些不便。即便没有这样的字样,男士往往也不敢贸然进入。这是因为,房间里可能有其他妈妈正在哺乳,也可能有其他女童在换穿纸尿裤。


于是近两年“父婴室”也应运出现


11111

男亲子卫生间,让男性家长也能带孩子上洗手间


2024年末,上海“父婴室”曾引热议。


上海普陀区一商场内,设置了“男亲子卫生间”,满足爸爸带小朋友换尿不湿或上洗手间的需求,很多网友称它为“父婴室”。


上海普陀区长风大悦城1.jpg


上海普陀区长风大悦城2.jpg

上海普陀区长风大悦城的各类亲子卫生间,图源网络


上海普陀区长风大悦城内2楼及3楼设有亲子卫生间,其中“男亲子卫生间”近日引发关注。亲子卫生间内被划分为四个部分——母婴室、女亲子卫生间、男亲子卫生间及儿童卫生间。


该商场综合管理部工作人员苏骏介绍,2018年5月就已对外开放了亲子卫生间,其中的“男亲子卫生间”也就是网友们口中的“父婴室”,是为了满足独立带小朋友出行的爸爸可能存在的需求而设置的。


由于商场定位是家庭商场,因此自开业以来就设有亲子卫生间。商场希望进一步完善亲子设施,在母婴室中设置两个独立的小房间——即哺乳室,帮助解决母亲单独带小孩出门的尴尬问题。同时商场也考虑了父亲的需求,设立了可供爸爸单独带小孩使用的男亲子卫生间。


shanghai3.jpg

上海普陀区长风大悦城的男亲子-“父婴室”,图源网络



改造母婴室,让男性家长也能照顾孩子


近日,北京朝阳大悦城商场将母婴室更改为育婴室,并表示宝妈和宝爸都能使用。援引北京朝阳大悦城购物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的话说,装修工程已于今年夏天完成。升级后的房间设有自动门和窗帘,将母乳喂养区与换尿布区隔开。父亲可以在共用区域换尿布,而母乳喂养空间仍然保留给妈妈。商场工作人员承认这一变化引发了不同的反应,但表示用户反馈将指导未来的调整。


img_96ddd6b44e7c53fe8ea6723be50e4bc200yVh_c.jpg

北京朝阳大悦城的“父婴室”,图源网络



增设父婴室,让男性家长不再愁


除了北京朝阳大悦城对母婴室进行改造,帮助实现“共同育儿”的需求,许多商场还增设了“父婴室”,将更多建筑使用空间划分出来,来实现对婴幼儿的关怀。


例如,北京惠多港购物中心除了母婴室外,还设有专门的“父婴室”。


北京惠多港购物.jpg

北京惠多港购物中心的“父婴室”,图源网络


除了北京,深圳宝安天虹购物中心也增加设有“父婴室”。商场在负一层和五层同时设置“母婴室”和“父婴室”,其中“父婴室”在门上贴上醒目的“超级奶爸区”图标,并用蓝色奶瓶标识亮灯提示。


67d109d8e4b09ef8af44aba2.jpg

宝安天虹购物中心的“父婴室”,图源网络


其中,室内设施齐全,配备了冷热水、加热湿巾、奶粉冲泡区和放置台等,还配置了氛围灯,可供家长根据育儿需求调节光线亮度。



宝安天虹购物中心的“父婴室”室内照片,配有洗手台和尿布更换台,图源博主:韦大虫看世界


根据测评博主的视频,可以看出尿布更换台因洗手台的隔板而空间略微狭小,但仍能放下1米左右的宝宝。房间内的设施丰富且人性化,不仅有多个空调口,多个垃圾口,也有热奶器和热水器,照顾了婴幼儿的喂食需求。




企业微信截图_17580886149260.png



宝安天虹购物中心的“父婴室”室内照片,图源博主:韦大虫看世界


其实这种增设父亲可以使用的育儿室的趋势,其他国家也早就开始流行起来了。


阿联酋很早就发现,母性的本能会压倒一切,照顾婴儿的需求会迫使母亲放弃购物计划,冲向婴儿更衣室。因此商场提出了让丈夫介入的解决方案——增设男性婴儿更衣室(male baby-changing rooms)。


位于阿联酋迪拜的米尔迪夫购物中心于2010年开业,成为迪拜首批为男性提供婴儿更衣室的购物中心之一。28间男女婴儿更衣室将战略性地分布在商场入口处以及一楼和二楼的美食广场区域,为父母和婴儿提供安全卫生的舒适且私密的空间。这些空间配备更衣台、一次性尿布垫、洗脸盆和尿布自动售货机。此外,母婴更衣室还将配备舒适的母乳喂养椅。


“过去,换尿布主要由妈妈们处理,因此婴儿换尿布台的规定仅限于女浴室。然而,时代在变,考虑到迪拜的多元文化人口,也必须为男性提供尿布更换设施” ——米尔迪夫购物中心的副总裁优素福·阿里(Yousif Al Ali)


Screenshot-2024-03-05-at-2.17.04-PM.png

米尔迪夫购物中心的男性婴儿更衣室标志图,图源网络

2.jpg


企业微信截图_17580891748201.png


6.jpg

米尔迪夫购物中心的育儿室图片,地方宽敞,足够放下婴儿车,图源网络


在美国同样也有相应的男性家长帮助政策。2016年,奥巴马签署了法律规定,强制要求在男厕所安装尿布更换台。


2016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曾立法规定,联邦建筑内的男厕必须要加装换尿布台。此举是在加利福尼亚州等地要求男厕所换尿布平等的立法失败之后做出的,早在14年的杰里·布朗(Jerry Brown)否决了两项关于在男厕所安装换尿布台的便利方案,否决理由是此类决定应留给私营部门,而非政府。


当时美国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在与五岁以下儿童同住的父亲中,九成的父亲每天或每周给孩子洗澡、换尿布或穿衣服。2014年的调查发现,54% 的宝爸会给婴儿换尿布,相较于上一代父亲,参与育儿的父亲比例大幅提升。随着全职爸爸数量的增加和育儿责任之间的日益趋同,为有婴儿的父亲提供公共设施的需求持续增长。但社会考虑帮助男性换尿布的想法尚未流行起来,仍有带着孩子外出的男性只能蹲在洗手间的地板上完成工作。


因此,《婴儿法案》于2016年推出,帮助解决这一困境,它要求在向公众开放的联邦建筑的女厕所和男厕所中设置“物理安全、卫生和适当”的更衣站。


企业微信截图_17580893455648.png

图为2018年9月,帕默一家人在餐厅用餐时,他带着自己1岁的儿子到厕所换尿布。帕默在男厕「深蹲」换尿布的景象,正好被12岁的儿子拍了下来。图源realdontepalmer个人社媒平台公开照片


随着婴儿法案的推出,社会逐渐正视男性成员照顾孩子的需求。加利福尼亚州根据占用率、面积和场所类型,要求在大多数公共建筑中至少有一个女厕所和一个男厕所设有婴儿换尿布台。亚利桑那州要求所有公共实体在建造或检修卫生间时安装一张适合婴儿和成人的尿布台。


纽约则一直站在为男性照顾孩子提供帮助的前线。在婴儿法案之前,纽约便提出类似法案,并从2015年5月就一直在委员会审议,得到了社会以及许多名人的支持。演员兼制作人阿什顿·库彻(Ashton Kutcher)带头发起了一份请愿书,最终获得了超过100,000个签名。


此后,美国纽约在2018年4月通过新法律,并于2019年1月1日开始生效。新法律要求纽约所有新建或翻新建筑,都应在厕所内附设换尿布台。法律规定,公共空间的每层楼,无论男女厕所,至少要有一个尿布台。并且建筑内应张贴明确的标志,显示最近的可用的尿布台位置。


Small-Public-Restrooms-Blog-Header.jpg

企业微信截图_17580903473783.png

婴儿尿布台,图源网络


纽约州长库莫(Andrew Cuomo)在宣布这项规定时表示,以前的法律都没有要求改变公共洗手间。他说:「孩子们的父母和照顾者,常常很难去找到一个安全又干净的地方帮宝宝换尿布。」他也指出,就算有些地方有可以换尿布的地方,通常都是不成比例地只出现在女用洗手间内。


2016年推出的婴儿法案项规定只适用于公共部门机关,与此前不同,纽约州的范围扩及所有公共场所。


new-york-requires-changing-tables-men-public-restrooms-5e2578d204dc1__700.jpg

男洗手间的图标注明提供婴儿尿布更换台,图源网络


综和其他国家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区域,男性家长照顾孩子的比例在显著上升,在男厕所增设尿布更换台或增设男性育婴室的需求也随之上升。其实女厕所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尿布台——直到1980年代,婴儿尿布还不能在公共场合轻易更换。随着杂货店和购物中心的出现,社会开始更容易接受在餐馆和娱乐场所看到小孩。然而,当需要给婴儿换尿布时,挑战出现了,公共卫生间的台面远不适合换尿布,要么太小,要么不卫生。于是,公共婴儿换尿布站诞生了。1986年,四位明尼苏达州商人成立了一家名为 JBJ Industries(现为考拉公司)的公司,并设计了一张婴儿换尿布台,该婴儿换尿布台固定在公共卫生间的墙上。它是一个独立的产品,可以从墙上折叠起来使用。父母现在可以安全、私密地给宝宝换尿布,并在换完后将桌子折叠起来。更衣台易于安装、使用和维护。


企业微信截图_17580905024091.png

JBJ Industries尿布台最初设计,图源网络


从此,情况发生了变化。婴儿尿布台不仅改变了公共卫生间的外观,还改变了美国人的购物和用餐习惯,因为有婴儿的人觉得带孩子出去更舒服。企业和商人很快就发现了提高销售的商机,他们意识到儿童友好型设施会成为一种积极因素,甚至影响了父母决定在哪里花费更多时间和金钱,因此提升家庭出行便利,便能提升访客数量,增加销售金额。于是,社会各地开始大量设置婴儿尿布台。起初主要在餐馆,但后来扩展到剧院、杂货店、游乐园和购物中心。


而到了今天,不仅有了母婴室,也涌现出许多“父婴室”。“父婴室”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父亲育儿的麻烦,同时也引发了新一轮的争议:对“父婴室”的建造是否属于浪费空间?



为什么需要新的育儿空间?


想要弄清楚“父婴室”为什么需要单独设立,我们需要先了解现有的母婴室为什么无法直接使用。


以2020年浙江省发布的地方标准报告为例,报告里明确给出了母婴室、哺乳区、盥洗区、备餐区和休憩区的定义,并且给出了建设要求,包括基本要求,等级划分,设置要求,硬件要求,标识标志要求和管理要求等。


母婴室标准图.jpg


图源: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 2294—2020母婴室建设与管理规范 

图源:深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文件《深圳市公共场所母婴室设计规程》


在这些报告里,母婴室 nursing room 的定义是专为孕期女性、哺乳期女性、婴幼儿及其护理者设置的,用于哺乳、集乳、护理及临时休憩的场所。


可以看出,沿用这种定义,母婴室本身就包括了哺乳区。甚至在建设前,就已经将哺乳区的划分列入规程。


这也就导致了父亲无法进入“母婴室”。


空间是因为人的需求而设定存在的,需求是随着时代发展持续变动的,因而空间需求也一直在发展变动。那么为什么在过去,我们的母婴室没有考虑到父亲的育婴需求呢?这是否与空间设计有关呢?



公共空间也有“性别”吗?

公共空间也可以由社会定义,并具有性别特异性。在社会学上,公共空间的性别化设计是权力关系的具象化表达。


性别是一个主要由我们出生的社会定义的概念。因此,社会适应年龄的概念也创造了性别角色。社会曾经认为“女人是厨房的女王,男人是养家糊口的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空间也根据社会性别的概念而演变。多年来,随着性别角色的发展,空间标准也随之调整和演变。


例如在过去的西方国家,大多数女性被期望成为家庭主妇。这种期待理所当然地代入了女性会负责做家务,这种“性别定义”下产生的想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空间设计规范。在当时,厨房设计遵循的人体测量学以女性为基础,并根据女性的需求进行设计。


相反,公共场所的空间,则大多是根据男性的需要设计的,因为女性被认为不会出现在公共场所抛头露面。设施也根据男性的需求而设,包括对洗手间的空间需求。直到十九世纪,人们才意识到公共场所需要女性洗手间1851年,一位伦敦水管工提出了文明洗手间的概念,并根据男女之间的生理差异进行了洗手间的调整。


过去,由于社会规范将男性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对女性漠不关心,女性在大多数公共场所总是容易感到不适。如今,公共空间已逐渐适应女性的需求,并开始让女性感到舒适和赋权。然而,这些空间布局和规划的变革,理解女性的情绪经历了一段漫长的道路。


例如,在公共场所哺乳长期以来一直是一种社会耻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给女性带来了一种不适感。但是,像哺乳室或婴儿护理室这样的空间,将女性从在开放的公共空间中感到不自在和被注视的困境中解放出来。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一样,母婴室的概念和需求也是近些年才被意识并重视的。如同公共厕所的演变一样,由于早期社会对女性在公共场所的出现并不包容和接受,因此也不存在适合女性生理需求的空间。然而,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空间也发生了演变,公共厕所和母婴室成为了必需的空间。


但今天再回顾,母婴室也同样陷入了“只有母亲才能照顾孩子”的性别误解里为解决哺乳而产生的哺乳室,和为照顾婴儿而产生的护理空间被错误地绑在一起。设计师甚至没有仔细检查两种空间的使用对象是否完全一致。母亲变成了社会默认的第一家长,而父亲变成仅提供辅助的“缺席者”,因此母婴室也变成被质疑的对象。


但随着经济逐渐发展,优生优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父亲陪伴也已被证明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因此,许多年轻一代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父亲愿意并且希望主动承担照顾子女的责任。“父婴室”的出现引起了大家对育儿责任的思考,它像是向社会打开了一扇鼓励性别平等、促进育儿责任共担的窗口。有人觉得这种细小的改变,表现了固有观念的悄然松动,也代表了社会对平等、包容与关怀的追求。武汉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教授周运清认为:‘父婴室’在母婴室的基础上出现,是完善家庭与生活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也可以当作鼓励父亲带孩子的一种重要途径。”



美国迪士尼对父亲是否可以在婴儿保育中心哄睡小孩的回答——父亲们都可以进入华特迪士尼世界度假区四个主题公园的婴儿护理中心。许多父亲在婴儿护理中心给孩子喂食、换尿布和哄睡。但为保护哺乳母亲的隐私,父亲不得进入私人哺乳室。这些房间仅供哺乳和吸奶的母亲使用。父亲可以使用更衣室、喂食区、主房间或厨房区。图源:迪士尼官网

tdl-babycenter.jpg

东京迪士尼的婴幼儿护理中心建筑,采用儿童护理的中性标志,图源东京迪士尼官网

东京迪士尼的婴幼儿护理中心内的尿布更换床,图源东京迪士尼官网

东京迪士尼的婴幼儿护理中心内的喂饭室,图源东京迪士尼官网

东京迪士尼的婴幼儿护理中心内的哺乳区,(谢绝男士入内)图源东京迪士尼官网

企业微信截图_17580917024619.png

之前采用女性形象的母婴室图标,图源: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 2294—2020母婴室建设与管理规范 



通过“父婴室”看未来中性公共空间的发展


空间可以与一个人的情感进行很好的交流,也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种存在感。人的感受在他们所经历的空间中是极大地交织在一起的。以育婴室举例,空间会进一步加深家长对子女照顾的情绪,强化了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感情,也加深了家长的责任感。


有时,性别空间也需要满足男女截然不同的生理需求。这些差异必须被接受,并且这些空间的要求必须得到认真遵守。在共享空间中,两性共存时,设计对不同需求的接受认可度越高,设计就越能公平地考虑两性差异,也就越能创造出完美融合两性需求的空间。


某些空间是根据不同性别的差异需求而设计的,但有些空间则是同时考虑不同性别见的共同需求而设计的。这种情况下,空间的社会定义可以而且应该改变。我们可以引入中性空间,利用中性空间平等地服务不同性别的使用者。就像公共给厕所一样,厨房不是为某一性别而产生的空间,厨房应该是一个同时考虑两性,允许男女都可以使用且不存在物理障碍的中性空间。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创造更多性别中立的空间。我们也希望可以有更多中性空间的“育婴室”存在,来让不同性别的照护人员,都可以使用并享用到公共空间,能够参与到下一代的成长过程中。同时我们也希望将这样的中性空间,重新命名为“育婴室”。标志标识也可以采用更中性的家庭表达,或者儿童表达。把空间名字和标志的重点放在最关心的使用者——婴幼儿身上,将育儿责任交付给家庭,而不是家中的某一性别。这样的“育婴空间”并不需要多大地方,可以有多种可能,可繁可简因地制宜。如北京和上海的商场都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如在哺乳区前设立电动挡门,或者改造家庭卫生间,进行更详细的划分,或设立使用面积更小的“育婴空间”。


建筑师和规划师也有责任增强中性空间的意识,公平对待两性并创造更好的空间。


专栏编辑|Sherry Li

发文编辑|KaiYuan He

审核编辑|KaiYuan He

文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