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
2025/08/25
作者

设计机构|ZSD卓时设计、LYCS零壹城市、GLA六和设计


项目类型|办公


项目地点|浙江杭州


111111

在高速城市化的语境下,办公空间已从单一功能的“工作容器”蜕变为承载多元行为与社会关系的“复杂生态系统”。


杭州绿珠科创中心落址于杭州城西——一片承载工业记忆、正经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驱动的后工业空间转型区域。本项目以“科创语境下的空间设计” 为核心范式,旨在在这片待兴的土地上,构建出一个激发创新、促进连接、回应自然的空间原型。


1(封面).jpg


我们摒弃传统空间设计逻辑,以敏捷、开放、实验性的科技创新思维模式,重构人与空间、工作与自然、效率与体验关系的空间范式。


2.jpg


3.jpg


自然亲和平衡现代科技环境的冷感,模块化可重构的座椅取代固定工位,散布各处的非正式交流区域,持续催化着跨领域的创新碰撞。


4.jpg


采用材质作为空间叙事的核心媒介——利落的金属构件贯穿空间界面,温润的艺术木皮提供触感与视觉缓冲,镜面天花策略性地引入视觉纵深与光影游戏,引导使用者向内探索。



01 模块化场域/创新办公空间系统


5.jpg


“开放、通透、灵活”,金属铝板构成的展示墙围合出模糊性的入口区域,缓和了入口处空间完全封闭与完全开敞的冲突问题,界定出既开放又庇护的公共场地。


6.jpg


7.jpg


8.jpg


通过稍窄的过道,正式进入朗阔的社交空间。


9.jpg


10.jpg


展示区域似一座环岛漂浮于静谧中庭中,休闲座椅被错落设置于环岛外围。


11.jpg


12.jpg


13.jpg


木饰面山纹质感天然、肌理丰富,在曲线的拆解下,为人们提供具有流动、轻盈的空间体验。


14.jpg


15.jpg


减少物理与视觉隔阂的同时,也为办公场景中自由沟通与互动创造了丰富条件。



02 创造力激活 / 灵活开放的协作区域


16.png


17.jpg


科创语境下,激发创造力成为了空间设计的首要任务。精简空间内我们设置了多个功能区,去中心化布局为人们的互动带来更多可能。


区块之间无实体分隔,用理性布局和家具材质承载“空间服务于人”的温情。


18.jpg


19.jpg


适度的小型卡座社交区域,由一面LED展示墙与开放的大堂分隔而来;沿窗设立的单人工作区,抬头即可饱览一片新绿;咖啡吧台在冰冷翡翠大理石的包裹下维持着微妙平衡,偶然碰撞与跨领域合作正在这里发生。


20.jpg


我们希望开放的非正式工作空间能够鼓励人们在此积极地交流,无需刻意感知设计,就能在无形中获得更高效的协作、更持续的灵感,以及更健康的工作节律。



03 渗透性界面 / 自然与科技共生叙事


设计邀请自然以柔软的姿态介入空间,良好的回应工作者的心理需求,成为平衡科技理性与人文温度的重要媒介。


自然光线于午后流转之际,衍生出万千光影变幻,大面积的玻璃让室内空间向外无限延伸,形成一幅流动的四季壁画,金属、木、植的置入,大大消解了办公空间的现代工业感。


21.jpg


22.jpg


最好的办公空间,不是容器,而是催化剂,不止于容纳工作,更在于激发工作的无限可能。


平面图.png

△ 平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丨杭州绿珠科创中心

项目类型丨办公

项目业主丨绿城中国

业主团队丨董欣、何家明、钱雪娜、施松华

项目地点丨浙江杭州

设计竣工丨2025.04

设计面积丨500m²

室内设计丨ZSD卓时设计

软装设计丨ZSD卓时设计

总设计师丨袁廓(笑雨)

硬装团队丨武彦、王薇薇、曾斌、杨世轶、曹红阳

软装团队丨武彦、高嘉颖、邓淼、雷雨韵

景观设计丨ZSD卓时设计

建筑设计丨LYCS零壹城市、GLA六和设计

项目摄影丨张锡





















文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