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
2025/08/22
作者

如果一座美术馆孤零零地建在一片未成型的新区,它到底是在服务文化还是在服务规划的愿景?


近日,青岛西海美术馆发布公告宣布闭馆。这座“最美海边美术馆”由普利兹克奖得主让·努维尔设计。其背后的推动者,西海美术馆的创始人孟先生,也是位充满理想的城市实践者。他们犹如勇敢的冒险家,耗时10年,共同构想并建成了这座“插入未来”的美术馆。它立足于一片尚未繁荣的土地,希望文化能成为点燃城市精神的火种。


然而西海美术馆在开馆四年后黯然落幕。这不仅令人惋惜,也引发了一个长期被忽视的城市命题在城市更新与区域开发中,文化应该先行,还是应该“共生”?换句话说,是建筑先到,等待城市追上;还是城市生长,自然滋养出文化?

11111

01 西海美术馆的区域发展困境


xmyeditor_4.jpeg

55栋建筑组成的“艺术家的花园”© Ateliers Jean Nouvel


xmyeditor_5.jpeg

凤凰岛旅游度假区 图源:西海美术馆


西海美术馆是西海艺术湾核心的一部分,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唐岛湾南岸,占地12万公顷,由大师工作坊、艺术酒店、儿童及青年艺术创作体验基地等55栋建筑组成,意在打造一座国家级文化艺术新地标。


xmyeditor_6.jpeg


xmyeditor_7.jpeg

西海美术馆户外 图源:西海美术馆


xmyeditor_8.jpeg


xmyeditor_9.jpeg

西海美术馆室内 图源:西海美术馆


美术馆作为项目的灵魂,先行开放。而现在,美术馆闭馆的同时也伴随着整个西海艺术湾建设的暂停。


xmyeditor_10.jpeg


xmyeditor_11.jpeg

教育部于2021年颁布的异地办校政策 © 教育部


西海艺术湾的隔壁是原定的中央美院青岛校区,后来因为教育部出台禁止异地办学的规定,央美新校区的建设在土建基本完成后被搁置。


xmyeditor_12.jpeg

西海美术馆与青岛主城区的距离© Google Map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西海美术馆所在的西海岸新区距离主城区约30公里,公共交通未完善,周边居民人口稀少,商业尚未成熟。


xmyeditor_13.jpeg

唐岛湾西海美术馆外景 图源:西海美术馆


换句话说,美术馆成为了这个区域“尚未到来的繁荣”的预演道具,它并没有“陪着城市一起成长”,而是被安排在一个“虚构的未来”里孤独地运行。



02 文化是否可以“先行”


xmyeditor_14.jpeg

“鄂尔多斯100”计划中大量建筑处于烂尾状态,Raphael Olivier称其为“失败的乌邦”© Raphael Olivier


xmyeditor_15.png

“鬼城”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的规划与现状 © 真叫卢梭


西海美术馆并非第一个“被城市幻想托举起来”的乌托邦式的文化空间。在中国城市化加速期,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文化地标”拔地而起——美术馆、艺术中心、剧场、图书馆,甚至是艺术双年展、文艺集市、设计节……然而这些文化项目大多都面临同一个困境:文化被当成“招商筹码”,而不是城市肌理的一部分。文化空间被“预置入”,但观众、社区、文化习惯这些最根本的因素却缺席。


xmyeditor_16.jpeg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所引发的“古根海姆效应”,揭示了所谓的“文化先行”成功的核心在于系统性城市功能的同步升级与共生 © Guggenheim Museum Bilbao


xmyeditor_17.png

毕尔巴鄂重点更新片区中滨海集中更新片区的公共建筑分布© 王懿宁、陈天、臧鑫宇


文化的形成需要什么?它不仅需要一座漂亮的建筑,还需要持续的社群交流、健康的文化消费生态、自下而上的观众黏性,与城市日常生活场景的结合、政策支持与资金弹性等等。如果这些基础条件缺失,文化空间就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而只能成为“功能孤岛”。


所以说,不是文化不能先行,而是文化不能孤立地先行



03 简•雅各布斯式的提醒


一个城市有了活力,也就有了战胜困难的武器……充满活力、多样化和用途集中的城市孕育的是自我再生的种子。

—— 简•雅各布斯


xmyeditor_18.png

简•雅各布斯的代表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网络


简•雅各布斯在60年代出版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指出,城市活力源于功能混合与多样性,单一的功能区(如文化区、纯住宅区)会导致“死寂的边缘地带”。想要增加一个区域的多样性,首先要保证这个区域为市民提供的主要城市功能至少有两个,并有效混合在一起。只有这样,这个地区从早到晚都能保持一定的人流量。


xmyeditor_19.jpeg

在1950年代后期,卡内基音乐厅面临拆除危险,芭蕾舞演员在West 57街上表演,试图筹集资金©网络


xmyeditor_20.png

落日下的卡内基音乐厅街景© Carnegie Hall


她曾以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为例说明一个文化空间之所以能焕发生命力,是因为它被“生活层”包裹着。这个音乐中心滋生出电影院、艺术家工作室;白天有办公室,晚上有演出;街角是咖啡馆,旁边是旅馆。观众、艺术家、居民、游客的交织,共同构建并维持着这个“小型文化生态”的运转。


由此可见,文化场所不是造出来的,而是长出来的。很多时候不是缺艺术,而是缺生活。然而,我们看到太多的反例:造好了文化场馆,却没有生活、没有人群、没有街道的温度,最后失去了活力的源泉。



04 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态同步生长的案例


在全球范围内,也有越来越多的文化项目像树木一样,根系深扎在城市的人群、功能和生态之中,与城市生态共同成长。


上海|西岸“毛细血管”模式


xmyeditor_21.png

徐汇滨江的过往与新生©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xmyeditor_22.jpeg

西岸文化走廊布局图©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SSPD


上海西岸的文化转型,是从“生产性岸线”向“生活性岸线”的城市更新范式代表。2010年以来,原徐汇滨江的铁路货运站、油罐仓储区等逐步腾退,西岸集团以“规划引领、文化先导、生态优先、科创主导”的策略,逐步将20多个文化艺术空间串联成线,包括星美术馆(让·努维尔)、西岸美术馆(戴卫·奇普菲尔德)、龙美术馆(柳亦春)、油罐艺术中心(李虎)等。


xmyeditor_23.jpeg

西岸艺博会现场© 西岸艺博会


这些美术馆通过“美术馆大道”“西岸艺博会”“公共艺术季”等机制构建微循环网络,形成城市级“文化毛细血管”。这些文化空间相互连结,不仅激活了滨水空间,也带动了周边办公、住宅、教育、餐饮的多元生长,使文化成为可持续流动的生活日常。


东京|六本木“垂直共生”模式


xmyeditor_24.png

美术馆© art-view.roppongihills


森美术馆(Mori Art Museum)由森大厦株式会社出资建设,坐落于东京六本木森塔53层。其成立和发展主轴是东京“城市再开发”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xmyeditor_25.png

嵌入在综合体中的美术馆© art-view.roppongihills


它嵌入六本木之丘(Roppongi Hills)综合体之中,写字楼、商业中心、住宅、公园、观景台“共生”,形成了自循环的都市文化生态。森美术馆也由此成为东京白领的高频文化消费场所,研究显示其过半观众来自周边商务人群。


xmyeditor_26.jpeg

森美术馆20年信息图表 © Mori Art Museum


森美术馆在20年间逐渐建立了馆藏,并通过举办系列“城市和美术馆计划/社区参与计划”与本地生活产生联动,在垂直空间内形成“办公-文化-消费-社交”的复合动线。


六本木的模式验证了文化空间不是附加,而是城市结构的组成单元,与周边社区、企业、游客共同构建稳定的访问机制。这种模式使得美术馆能够充分借助周边的商业流量与社区活力,实现文化与生活的深度融合。


深圳|大芬村“自下而上”模式


xmyeditor_27.png

以大芬村为原型的纪录片《中国梵高》© 《中国梵高》


xmyeditor_28.jpeg

大芬村油画产业链© 正解局


大芬村起初是深圳龙岗区布吉镇的一个普通城中村。1989年起,因大量画工聚集形成油画加工业,逐步演变为闻名国内外的艺术品复制与交易集散地。尽管早期并无政策引导,但社区内部的自组织机制与市场需求之间产生闭环,使其成为了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村落。


xmyeditor_29.jpeg

大芬村中的大芬美术馆© UEBANUS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大芬村油画产业受到重创。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基础设施改造、设立大芬美术馆,推动其转型升级。


大芬村的成功是一个典型的“自下而上”文化生长模式,体现了文化的自发性和社区的参与性。然而也存在艺术原创力不足、依赖低价输出等风险,所以在城市发展中,既要鼓励民间力量,也要提供制度支持与质量升级路径。



05 结语


xmyeditor_30.jpeg

从西海美术馆往外看去,愿希望还在© Jiayu 


一座文化地标可以由个人点燃,但它的延续,必须有一个社会为之共同护火。


文化需要理想主义者来开荒,也需要系统性的土壤来维系生长。在城市化进入“减速换挡期”的今天,也许,比“文化先行”更迫切的,是“文化共生”——让文化不再被孤悬于城市的未来,而是被深植于城市的现在。


愿西海美术馆的暂停,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提醒:真正的文化场所,不是被建造出来的,而是被时间与人共同养成的。


专栏编辑|Sherry Li

发文编辑|Yiyue Dong

审核编辑|Chenxi



Reference

1.《TAG公告|西海美术馆闭馆通知》

2.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十四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的意见》(2021年)

3.王懿宁、陈天、臧鑫宇《城市营销带动城市更新 - 从“古根汉姆效应”到“毕尔巴鄂效应”》

4.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文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