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
2025/07/09
作者

设计机构|名谷设计Minggu Design 露华玲珑空间设计事务所


项目类型|住宅设计


项目地点|南京江心州

11111

xmyeditor_2.png


xmyeditor_4.jpeg


xmyeditor_5.jpeg


xmyeditor_6.jpeg


xmyeditor_7.jpeg


xmyeditor_8.jpeg


江流映天际,云动晓天青


在秩序中流动


从现代本源主义出发,归纳总结西格拉姆大厦清晰的结构和构造,以「Time Machine 时光机」为设计理念,整个空间以人体尺度温柔地环绕着每一位来访者,意在打造一个“流动的自然体”,让空间成为人与自然的相联之地。


01 岛屿之上


xmyeditor_13.gif


xmyeditor_14.png


xmyeditor_15.jpeg


xmyeditor_16.png


荷尔德林曾说:“在人心浮躁的时代,一座岛屿无疑是灵魂最好的栖息地。”岛上的一切美好在每个此起彼伏的清晨,感受炽热滚烫的烟火。


xmyeditor_17.jpeg


xmyeditor_18.jpeg


xmyeditor_19.png


在结构上,设计师解构自然美学,选择体块堆叠穿插作为独特手法,赋予建筑以动感和美感。通过控制结构节奏和层次感、选择不同的材料和纹理、处理光影效果,以及考虑环境和功能等因素,创造出秩序感的建筑。


02 亦谈秩序


xmyeditor_22.png


xmyeditor_23.jpeg


悠然从心,素处以默。初入前厅,我们保有对自然的敬畏,并连接自然做出处理,空间的尺度,以及光在空间出现的灵动,温润地感知着这个空间。


xmyeditor_24.jpeg


xmyeditor_25.jpeg


空间以木饰面、烟熏古铜为包裹,让艺术抵达生活。接待台以古铜及石材作搭配地面石材拼花,在此寻见更好的平衡点。


xmyeditor_26.png


xmyeditor_27.png


设计师为空间创造更多纯粹的留白,仿佛游走在无界的场域。潜入自由闲适的空间,阳光灿烂时便享受,雨天便听声,在松弛的自然中拥抱理想生活。


xmyeditor_28.png


空间以玻璃为包裹,与水景相望,艺术雕塑置于水面,犹如自然中不灭的、赤忱的心脏,让空间焕发出新生和价值。触碰时代与文明,隐逸自然的生活方式,外靠自然环境,相依情景空间,内修安然心境。


xmyeditor_29.png


xmyeditor_30.jpeg


前厅空间以中轴对称为骨架,承托起建筑。提取石材、雕塑、光影营造生活的艺术,引自然入室。配以铜和木质,通过线性灯反向打光,烘托整体空间。


03 四时之序


xmyeditor_33.jpeg


xmyeditor_34.jpeg


xmyeditor_35.jpeg


xmyeditor_36.png


xmyeditor_37.jpeg


xmyeditor_38.png


没有过多边界的空间属性,可任意游走,无论是激励深邃的木石,还是盏盏宁寂的古灯,彰显极静澄澈的自然意味。将山、川、塬以意向为解构,再具象,器物与场景交融,自然,便是人文最好的共鸣。


xmyeditor_39.jpeg


xmyeditor_40.jpeg


休闲空间临窗而坐,仿佛随时都能拥抱室外的草木花鸟、清风明月。室内与室外的无声对话,也沉淀出静谧的氛围。


xmyeditor_41.jpeg


xmyeditor_42.jpeg


走廊以手工砖隔断,通过镂空砌筑打造合而不闭的空间。手工砖的纹理与质感,彰显空间包容性,实现开放与围合的平衡。


xmyeditor_43.jpeg


无论是家具形体还是色彩尺度,皆旨在用低调、质感的设计之形建构,舒朗的内在体验及感受。顶面原始质感的连续拱形结构为我们方正平稳的空间带来不一样的微妙形态。


04 不啻微芒


xmyeditor_46.jpeg


xmyeditor_47.jpeg


无论是晨光初破,还是夕阳微醺,光线被巧妙引导,与建筑和廊道建立起微妙的关联,最终在室外交织成景。


xmyeditor_48.jpeg


xmyeditor_49.png


xmyeditor_50.jpeg


一楼公共区观景位,白天社交空间消隐于景色之中,以一幅文人雅集的形式将当代艺术与游园秘境相结合,至夜晚,生活场景成为夜色下的焦点。


晨光斜切而入,在清水混凝土上投下瞬息变幻的光影序列,穿孔铝板将余晖分解成细碎的金斑。建筑在此褪去重量,仅以光的容器之姿存在。


xmyeditor_51.jpeg


xmyeditor_52.jpeg


xmyeditor_53.jpeg


庭院一侧设有观景坐席,白日里,社交空间隐于景色之中,以文人雅集的意趣,将当代艺术融于园林秘境;夜幕降临,生活场景在光影中成为夜色焦点。


xmyeditor_54.jpeg


xmyeditor_55.jpeg


阳光透过树木的缝隙,斑驳地洒在建筑的墙面上,形成一片金色的光影。微风拂来的是轻松的慰藉,在这个隐秘的都市庄园里,人们散步、静坐、闲聊,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位置。


xmyeditor_56.png


xmyeditor_57.jpeg


xmyeditor_58.jpeg


色彩不再是简单的装饰,引导着孩子们的无限情绪与好奇心。我们选择直线线条,构建出一个个充满节奏感的空间,孩子们在此追逐,仿佛一场新游戏的开始。


05 如日之升


xmyeditor_61.gif


xmyeditor_62.png


xmyeditor_63.png


素雅的和纸、粗粒的石材,柔软与坚韧,让其在风雅中平添一份厚重的自然气韵。接待台独立且融合于空间内,四面以半透格栅加以围合,突显吧台空间,一盏温润的灯光悬于顶面,体量感的外观轮廓,温暖的颜色无不诉说着流光。


xmyeditor_64.png


xmyeditor_65.png


茶室意在打造一个隐秘的空间氛围,整体设计用色清雅,取材朴拙。米色的肌理涂料给空间带来禅意。顶面的藤编让其自然的演变纹理制造空间惊喜,以低调的姿态迎合主空间的气质。


xmyeditor_66.png


xmyeditor_67.png


xmyeditor_68.jpeg


xmyeditor_69.png


穿在廊之间,简洁的材质绘就安静柔和的氛围,在漫步的观赏中,可以感受到空间带来的疗愈力,身心亦更加从容放松。


06 枕山栖水


xmyeditor_72.gif


xmyeditor_73.png


泳池如一方静谧的镜面,铺展于庭院一隅。碧波轻漾,天光云影悄然落入水中,随风泛起层层涟漪。其形制顺应整体布局,仿若天然水湾镶嵌于翠意之间,勾勒出建筑与自然的无声对话。


xmyeditor_74.jpeg


xmyeditor_75.jpeg


xmyeditor_76.jpeg


清雅的用色与周围植被相映成趣,水面与天际相融无界,令人在行走间不觉身处尘世,唯有风、水、光影交织成诗。泳池不只是空间的延伸,更是一处感官的栖息地,予人以清宁悠远的心境。


07 山海之约


xmyeditor_79.jpeg


xmyeditor_80.jpeg


家是我们生活的一角,是我们最初的宇宙。南京的厚度赋予了空间更多人文情怀,从空间尺度到情绪,东方的宁静力量油然而生。从水墨山水中提取元素,让东方气韵如水墨般飘逸流淌于空间之内。


xmyeditor_81.jpeg


住宅并非冷冰冰的机器,而是褪去华丽的外表,浮现质朴无华的生活。“这间252㎡的住宅是以江南文人生活为蓝本。”在潘冉看来,寻找独一无二的生活方式才是居住的核心。


xmyeditor_83.jpeg


xmyeditor_84.jpeg


xmyeditor_85.jpeg


餐导区,旖旎微醺,摆脱陈词滥调,水墨纹的奢石晕染出典雅高贵的氛围格调。岛台与高桌的组合错落有致,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


xmyeditor_86.jpeg


xmyeditor_87.jpeg


设计师将空间作为幕布,以家具陈设、艺术装置、器物作为“墨”,采用留白的方式,给予未来的居住者充分的落笔之处。


风有灵而万物生

水有底而澈见底

人有心而近自然


xmyeditor_88.png


xmyeditor_89.jpeg


xmyeditor_90.png


xmyeditor_91.png


xmyeditor_92.png


xmyeditor_93.png


xmyeditor_94.png


xmyeditor_95.jpeg


xmyeditor_96.png


xmyeditor_97.png




文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