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国王十字的城市客厅
Heatherwick Studio的“新家”位于靠近国王十字火车站的Argyle Street 55号。这是一座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工业建筑,曾是意大利时装品牌Diesel的总部和仓库所在地。

工作室首层分成两大功能区“城市客厅”与“模型制作工作坊”,整体分隔与沿街面都统一以木构梁框的大面积玻璃隔断构建,首层层高5.2米,视野通透开放。整个工作室以一种欢迎的姿态吸引着路过的行人,无论他们是否对设计感兴趣。
从街道上看进去,它更像是一个车间而非建筑设计工作室:巨大的操作台与墙面上悬挂着的各种各样的工具,团队成员们可以随时在这里焊接金属、雕刻木头和塑形粘土,因此工作室也被命名为Making House。


首层公共区域陈列着工作室过去与未来项目的珍贵模型:从伦敦巴士后部的1:1复原模型,到非常规电梯按钮的原型、再到西安CCBD项目的陶瓷柱等,每一件都承载着设计背后的思考。

空间尽头是Thomas设计的首个建筑作品Pavilion,一座带有雕塑感弧形屋顶的聚碳酸酯亭子,如今被用作模型陈列区的会议空间。

沿地面层延伸的工作坊是创意的试验场,蓝色楼梯间装饰着团队成员们的有趣肖像,木质架子上摆满了历年来的创作与收藏。

02 “无聊乏味”最不可原谅
“建筑需要承担与其他艺术不同的责任,它不仅仅是为了住在里面的人,还要对看见它、路过它的公众负责任。”
———— Thomas Heatherwick


多年来,Heatherwick一直以“设计鬼才”“魔术师”的形象活跃在设计领域。他被誉为英国当代最大胆的创意奇才,《泰晤士报》评价他有“本世纪最性感大脑”。
Heatherwick的作品横跨建筑、设计、雕塑、家具、时尚、公共艺术等多领域,每件作品都标新立异,展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独特的艺术思想,“跳出常规”才是他的常规操作。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纽约哈德逊河Vessel

纽约Little Island水上公园

西安万象城生命之树
与他那些飞扬跋扈的设计作品不同,Heatherwick的工作室曾经低调如一个隐蔽的秘密。他们的旧家也在国王十字火车站街区,但却处于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中。那是一座靠近铁轨的爱德华时代红砖建筑,楼上是一家经济型酒店。在这里,Heatherwick不间断地创作了十四年,直至名扬天下。

那么,是什么原因驱使Heatherwick走出舒适区,让工作室从一个隐蔽的秘密变为开放与包容的城市橱窗呢?
我们有理由怀疑,是他对改变满世界“无聊乏味的建筑”的强烈渴望。
2023年10月,Heatherwick将这一渴望转化为《Humanise》(《人本主义》)建筑宣言。

2023年出版的Humanise (人本主义) © Viking Books UK
“美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人们总是对‘美’持有不同的观点,到最后往往会陷入自说自话的状态。但‘无聊’是绝大多数人都明白和有所体会的感受。”
———— Thomas Heatherwick
Heatherwick认为,无聊并不是这个世界的出厂设置。从开始在洞穴的墙壁上涂涂画画开始,人类就在追求美与装饰性。直到20世纪初,混凝土、钢筋与玻璃催生了大规模生产线与现代主义,人类才充分探索了“无聊乏味”的领域。

香港城市景观摄影Michael Wolf
现代主义的精神是少即是多,装饰是罪恶。笔直的线条、平坦的表面、摒弃雕饰的现代美学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统治了这个坑坑洼洼的世界。在Heatherwick看来,这场运动进行得如此彻底,以至于它以平庸的方式分散了全球,并且,它远没有结束。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柯布西耶与他的光辉城市
“现代主义建筑” 保证了战后大多数人居有其所,保证了卫生的空间和充足的光线,帮助人们重建了城市。但被喜爱维多利亚风格建筑的父亲影响,以及深受高迪曲线和自然之美的启迪,Heatherwick一直试图跳出现代建筑的框架。

Heatherwick探访高迪的米拉之家 摄影:Will Storr
在Heatherwick看来,很多看似优美的城市大楼,一直在重复使用那些没有经过精心考虑人性需求的、千篇一律的工业化产品。他并不反对简洁,但反对简单和单一,他的设计理念永远在强调“视觉上的复杂性”。

上海复兴 图源Heatherwick Studio

伦敦折叠桥 图源Heatherwick Studio
他认为那些“无聊乏味”的建筑甚至对于使用人的精神状况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建筑师,应是大众服务的公仆,完成一个高品质、人性化、符合社会基本诉求的建筑,才是有意义的设计。
03 与公众对话做回“平凡人”
在30多年的实践中,Heatherwick也并非一帆风顺。早期的B of the Bang雕塑与政府产生了纠葛,伦敦花园桥远远超出预算、纽约哈德逊Vessel接连不断的自杀事件、上海天安千树的奇特造型……但这些争议并未影响Heatherwick坚持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或接下更具挑战性的项目。

首尔韩华购物中心© Devisual
在疫情期间,Heatherwick逐渐意识到公众交流的重要性。他不再局限于自己的舒适区,也不再隐居于闹市做自娱自乐的艺术家。
他出版了《人本主义》宣言、在TED上发表演讲、举办展览,积极地发起一场对“无聊建筑”的抵制运动,极致地把自己推到公众面前。这当然使他面临更两极分化的评价,但即使批评声不绝于耳,他也没有退缩。

2022年,Heatherwick在TED演讲图源网络
“当批评的声音出现时,我反而更加兴奋 —— 这说明人们开始认真观察空间。”
———— Thomas Heatherwick
功成名就的建筑师很容易沉浸于自己的语言体系,抱团交流,却忽视了与公众的对话。Heatherwick下一步的目标,是做回一个“平凡人”。
在参与了众多公共项目后,Heatherwick也开始与谷歌、森地产等商业大公司合作,以更接地气的视角看待建筑。在这个过程中,“对话”变得尤为重要 —— 与建设方对话、与施工方对话、与使用者对话、与路人对话,每一环节都不可或缺。

西安万象城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Heatherwick Studio的新家选择以开放的形式,鼓励更多群众参与到建筑设计中来。
Making House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封写给设计未来的邀请函。在这里,设计不仅是专业,更是可以触摸、感受和参与的日常生活。在去年的伦敦建筑开放日期间,Making House接待了超过1600名访客,持续推动设计与公众的对话。

此外,Heatherwick还发起了为期三年的“In the Making”创意教育计划,旨在为英国10-14岁的600名青少年提供创意启蒙。


如果大家也想一睹Making House的风采,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提前邮件预约:
地址|55 Argyle Street, London WC1H 8EE
邮箱|studio@heatherwick.com
04 结语
从一炮而红的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到备受争议的纽约哈德逊河Vessel,再到去年西安的生命之树,Heatherwick的每一次出现都会被推上舆论的焦点。而人们对他作品的喜爱与厌恶,也显得格外强烈。
从早期的闹市隐居、潜心设计,到如今的城市客厅、开放包容,Heatherwick变了,但似乎又没变。变化的是他的处事方式,不变的是他的价值观与设计观。
内心深处,他始终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
专栏编辑|Sherry Li
发文编辑|Yiyue Dong
审核编辑|Chenxi
Reference:
《独家探访赫斯维克伦敦新总部》by《安邸AD》
https://www.adstyle.com.cn/design/spotlight/news_1845d506e7ccebab.html
《Thomas Heatherwick: 得到公众的“差评”,是一种荣幸》 by 《一筑一事》
https://mp.weixin.qq.com/s/YUeFG-xakzGtVe1rCyvL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