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OPEN、MAD、女王扎哈,谁才是曲线赢家?
2023/04/27
作者
提到建筑曲线 你最先想到谁?

女王扎哈?MAD?
为何大师们都如此钟情于建筑的灵动曲线?
莫非这才是建筑与自然之间边界消隐的关键

近期宜昌大剧院竞赛获胜方案公布
设计师从不断演变的水体获取灵感启示
建筑造型以流动形态融入周边环境

02

640.jpg

宜昌大剧院 ©OPEN


提到建筑曲线 你最先想到谁?

女王扎哈?MAD?
为何大师们都如此钟情于建筑的灵动曲线?

莫非这才是建筑与自然之间边界消隐的关键


近期宜昌大剧院竞赛获胜方案公布
设计师从不断演变的水体获取灵感启示

建筑造型以流动形态融入周边环境



宜昌大剧院获胜方案揭晓

演绎建筑流动形态之美



640.jpg

©OPEN


640.jpg

©OPEN


中国宜昌大剧院获胜方案来自OPEN建筑事务所。项目位于宜昌市长江与其支流黄柏河交汇处的平湖半岛顶端。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旨在成为广受公众欢迎的活跃聚集地。


流动的形态


640.gif

设计概念 ©OPEN


640.jpg

©OPEN


建筑师设计该项目时,以运动、流动的角度来看待整个建筑的结构。如同毗邻的河水一样,建筑师从中受到启示,建筑形态也像是不断演变的水体。


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建筑也呈现出不同形式:是水之涟漪、也可以是山脉、或是云与雾。建筑形态的流动感,仿佛可以感知并捕捉场地的能量,层层诠释项目建筑的智慧之道。


640.jpg

©OPEN


 回应场地 


宜昌大剧院的建设回应周边自然条件,旨在建立一个良性、可持续的自然与建设的平衡。


应对场地沿河较高的地下水位,建筑局部漂浮,主要功能空间从地面抬升起来,大幅减小建筑足迹和土方的开挖,同时将地面释放给本地的植物和公共活动场地。


640.jpg

可持续性设计示意 ©Arup


 建筑表皮

 

建筑形体上有形态各异的孔洞,建筑外层曲面采用了哑光阳极氧化圆管,能捕捉随时间流逝而产生的微小光影流动,如同流动的液态金属。建筑呈现出丰富表情。


640.jpg

©OPEN


建筑面向岛内陆地的部分采用了双层表皮,内层表皮几何形状,呼应复杂功能需求;外层是跟整体建筑连续的铝管表皮。两层表皮之间,有着丰富的灰度空间,可以用于调节室内气候—— 一个半室外花园和层叠露台花园。


建筑面向水流的一面,自然通风通过表皮进入剧院门厅和其他流线空间。


 功能多样 


640.jpg

大剧场 ©OPEN


640.jpg

音乐厅 ©OPEN


640.jpg

黑匣子小剧场 ©OPEN

 

宜昌大剧院内包括:大剧场(1600座)、音乐厅(1200座)、黑匣子小剧场(400座),以及屋顶剧场和水上剧场两个室外剧场。


640.jpg

屋顶空中剧场 ©OPEN

 

除表演空间外,建筑内还设有教育、活动、排练、展览、咖啡、餐厅、观景等复合功能的空间,使其能成为一个全天候开放的且活跃的公共文化场所。


640.jpg

©OPEN



用曲线打破传统结构禁锢

扎哈、MAD等大师钟情曲线建筑



宜昌大剧院的流动形态令人印象深刻。社交媒体上,网友也纷纷关注:


640.jpg


640.jpg


640.jpg


640.jpg

以上评论来源于小红书用户


提到建筑曲线,大家纷纷想起“曲线女王”扎哈、马岩松带领的MAD作品。为什么大师们对曲线如此钟情?


建筑外观优美、流畅的曲线形态,与传统直线形式形成鲜明对比。曲线建筑令其更好地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创造出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的意境。


不仅如此,曲线建筑也注重空间感的营造,令功能更加多样化,制造出更多潜力和可能性,建筑在美感之外亦兼具功能性。

曲线建筑对建造技术也提出超高要求,精密的计算与精细的施工缺一不可。


一起来看建筑大师曲线设计灵感,重新定义美学新风尚。



成都科幻博物馆

流体形式模拟大型星云



640.jpg

©ATCHAIN

这里将举办第 81 届年度世界科幻大会和雨果奖

也将成为充满活力的创新中心与“中国领先科幻写作孵化器”的聚集地。


640.jpg

 59,000 平方米的场馆正在建设中

©ATCHAIN


成都科幻博物馆位于成都科技创新城内的菁蓉湖畔,坐落在其自然且独特的环境中,博物馆如同“漂浮在湖面上”。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为其定制的流体设计,灵感来源于大型星云。“屋顶的流体形式围绕内部的一个中心点,呈放射性发散至 7 个角,模拟了一个以恒星为中心的大型星云——变成一朵“恒星云”。”


640.jpg

事务所通过数字建模分析开发的流体设计确保了功能组成、场地条件、太阳辐射和结构方面的效率,符合中国绿色建筑计划的三星级标准。

©ATCHAIN


640.jpg

©ATCHAIN


640.jpg

©ATCHAIN


博物馆内部包含了展览馆、剧院、会议厅和配套设施空间。


该项目与城市的基础设施连通,打造了一条在多层次的室内外空间之间交替的流线,连接着博物馆的展览厅、教育设施、咖啡馆和其它便利设施。


640.jpg

©ATCHAIN



阿塞拜疆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建立连续而流动的空间关系



640.jpg

©Hufton Crow


640.jpg

©Helene_Binet


同样出自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的项目——阿塞拜疆共和国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其项目设计令建筑的室内空间与四周广场建立了一种连续而流动的关系。


形式上精心设计的起伏、分叉、折叠及自由的形态,使广场的表面变成一个多功能的景观建筑:欢迎、拥抱并指引参观者由不同的平面进入室内。


640.jpg

©Hufton Crow


640.jpg

©Hufton Crow


建筑以这样开放的姿态,模糊了建筑物与城市景观之间,建筑的围护结构与城市广场之间,背景和地面之间,以及室内与室外之间的区别。


640.jpg

©Iwan Baan


640.jpg

©Helene Binet


为了使建筑表面连续,并表现出匀质性,设计师需要将不同的功能、建造逻辑和技术系统全部融入建筑的围护系统中。


混凝土结构和空间架构系统相互协作,营造出大尺度的无柱空间,使参观者更好体验室内空间的流动性。


640.jpg

建筑内部视角

©Helene_Binet


640.jpg

建筑内部视角

©Helene_Binet


640.jpg

©Iwan Baan



哈尔滨歌剧院

建筑形态完全融入自然



640.jpg

©Hufton Crow


哈尔滨歌剧院由MAD建筑事务所设计,整体造型呼应了北方城市的狂野精神力量和严酷气候条件。建筑就像是由风和水塑造而成,完全融入至自然和地形之中。


640.jpg

©Adam Mork


640.jpg

©Adam Mork


640.jpg

©Adam Mork


建筑造型表达了周边地区蜿蜒的景观。充满曲线感的表面由柔和的白色铝板构成,富有诗意。


起伏的建筑表面还围合出一座巨大的公共广场。在冬季的时节,可完美融入了冬日雪景之中。


640.jpg

©Hufton Crow


进入大厅,巨大的玻璃幕墙在视觉上区分了曲线构成的内部和充满动感的表面以及室外广场。参观者可以感受到充盈的自然光线和材料的细腻感。


640.jpg

©Adam_Mork


640.jpg
哈尔滨歌剧院强调了公众与建筑的交互和参与。观演者和公众都可以沿着立面上弯曲的小路而上攀登建筑,就好像在周围的地形上行走一般。

©Hufton Crow


640.jpg

大剧院呈现了一种温馨而诱人的氛围,四处覆盖了木材
木质墙壁由水曲柳雕琢而成,温柔地包裹了主舞台和剧院的座位

©Adam_Mork


640.jpg

©Adam_Mork


哈尔滨歌剧院超越了传统的剧院建筑类型,MAD创造的这座建筑由自然启发而成,并向当地的特征、文化和艺术致敬。


哈尔滨歌剧院深化了公众与环境之间的情感连接,最终不仅对于表演空间同时也在其叙事性的空间以及自然文脉中塑造了剧院的类型。


640.jpg

©Adam Mork



海口云洞图书馆

建筑与自然的边界随之消隐



640.jpg

© CreatAR Images


640.jpg

©存在建筑 


MAD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海口云洞图书馆”,让人们从熟悉的城市现实走近建筑,开启一段新的时空之旅。洞型空间的层次和复杂性将空间一层层拉开,也提供给读者一个想象力的失重场。


建筑形态自由,静处陆地与海洋之间,雕塑感极强。建筑里外的孔洞,像极了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洞”,让建筑与自然的边界逐渐消隐。


640.jpg

©CreatAR Images


640.jpg

©CreatAR Images


大小不一的孔洞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同时也实现了自然通风,为身处在常年炎热环境的建筑“降温”。


人们通过孔洞看天、望海,像是透过时空的通道看身边本已熟悉的世界。建筑里不同氛围、不同尺度的笔触与人的活动触碰,产生生活仪式感。


640.jpg

©存在建筑 


640.jpg

©存在建筑 


贯通首层与二层的面海阶梯式阅读空间,除了供人阅读外,也是日常举办文化交流活动的场地。


因建筑结构形态而形成的多个半室外空间和平台,也是人们阅读和望海的绝佳空间。


为适应当地炎热的气候条件,建筑外围的回廊灰空间采用了悬挑设计,通过物理遮阳降低热辐射,实现建筑节能。


640.jpg

©存在建筑 


640.jpg

©存在建筑 


建筑为室内外混凝土整体浇筑一次成型。MAD正是希望采取“反材料”的方式,避免有意表现结构、构造,从而消解材料本身固有的文化意义,让空间感受本身成为主体。

混凝土是液态材料,流动、柔软多变的结构形态即是它最大的特点。


640.jpg

©CreatAR Images


看了宜昌大剧院的设计以及其他建筑曲线案例,你有什么想法要和我们分享,欢迎留言!


作者:Kin

发文编辑|XZn
专栏/审核|Mel
审核编辑 | Miranda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Reference:

https://www.archdaily.com/999407/open-architecture-wins-competition-to-design-the-yichang-grand-theatre-in-china?ad_source=search&ad_medium=projects_tab&ad_source=search&ad_medium=search_result_all

https://www.archdaily.cn/cn/995579/zha-ha-shi-wu-suo-xin-zuo-cheng-du-ke-huan-bo-wu-guan-jiang-ju-ban-2023-nian-shi-jie-ke-huan-da-hui?ad_source=search&ad_medium=projects_tab&ad_source=search&ad_medium=search_result_all

https://www.archdaily.cn/cn/778981/ha-er-bin-ge-ju-yuan-madjian-zhu-shi-wu-suo?ad_source=search&ad_medium=projects_tab

https://www.archdaily.cn/cn/960601/hai-kou-yun-dong-tu-shu-guan-mad-architects?ad_source=search&ad_medium=projects_tab

文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