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他用数学与几何诠释艺术,竟然与安藤忠雄不谋而合?
2021/11/09
作者

并非虚幻

也无幻觉

抛弃表象

舍去隐喻

一切皆是自我的投影

——贝尔·维内


开篇这首短诗来自法国当代艺术家贝纳· 维内,是他对长达半个世纪艺术生涯的自我审视与表达。


贝纳· 维内出生于普罗旺斯的阿尔卑斯省,现生活、工作于美国纽约和法国勒梅。维内在世界各地参与了逾30个公共雕塑展览和项目,并曾获得巴黎市艺术大奖、法国最高荣誉军团骑士勋章以及2016年国际雕塑中心授予的终身成就奖。

2021年10月1日,由安藤忠雄担任建筑设计,位于广东顺德的和美术馆(HEM)在对公众开放1周年之际,呈现了贝纳·维内中国首次大规模个展——“贝纳·维内:单义游戏”。

01
01/一条"线"所能创造的空间



贝纳·维内是法国雕塑家和图案设计师,他1941生于普罗旺斯的一个小村庄。17岁时,早熟的艺术才华使他前往尼斯学习绘画。1963年起,他以柏油绘画及纸板雕刻而被公众认知。

1976年,在普罗旺斯的蓝天白云下,维内找到了一种新材料,来演绎其作品的各种可能性,这就是“粗钢条”。他将之加工成直线、曲线、斜线、折断或“不定之形” —— 这些盘卷的粗钢条使他闻名世界。





维内将这一系列作品命名为"不确定的线"。当一条线拥有足够的体量,它就不再只是抽象的几何概念,从而转变成了一个三维的具象轮廓;当一条拥有体量的线扭曲、折叠、翻转,就也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轮廓 —— 它与周围的空间交谈、联系、碰撞、融合,成为了一个雕塑。



2007年,维内受酒桶弧度的启发,为法国木桐堡酒庄绘制了当年的酒标 —— 一组圆弧,象征着扎根大地的酒杯,如葡萄枝蔓般向上敞开着,承接着上天赐予的美酒。

商标版权@法国木桐堡酒庄Chateau-Mouton-Rothschild

维内将抽象线条立体化、雕塑化,用一维的线条创造出了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与建筑师的工作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为贝纳·维内的代表作品,钢结构雕塑《三条不确定的线》分外吸睛。其刚劲有力的线条和粗犷的金属质感,仿佛在此打开了一个可穿越的异质空间,令人浮想联翩。

贝纳·维内 三条不确定的线 轧钢 255cm×406cm×310cm 2007年


02/纯粹的理性,极致的浪漫



去阐释,就是去使世界贫瘠,使世界枯竭——为的是另建一个‘意义’的影子世界。阐释是把世界转换成这个世界。
—— 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


在"不确定的线"系列走进贝纳· 维内的生活之前,他是一个绝对的理性主义艺术家。

自20世纪50年代起,哲学、语言学和文化理论的革新不断刺激着新的艺术实验,推动着现代艺术摆脱审美的束缚,朝观念艺术迈进。观念艺术中的“观念”一词,既暗示着抽象性和思想性,也暗示着观念主体的存在,由此,艺术的意义逐渐脱离作品本身,脱离审美的凝视,依附于作品所承载的观念或情感,而这往往是个人的、隐喻的。当传统的媒介和形式分析已失效,对观念的揣测与阐释便成为进入艺术的唯一途径。

观念艺术作品@stephano bonazzi

与此对应的是上世纪60年代极简主义者所开启的另一种实践:他们不再赋予作品和材料任何象征意义,拒绝心理隐喻,将艺术的意义从个人语言中抽离出来,转而在公共空间中找到一种普遍的语言,以此揭示万物为何。

贝纳· 维内显然是后一种艺术的追随者。“去阐释,就是去使世界贫瘠”维内认为纯粹个人化的表达对现实世界并无帮助,而数学的运用,则是他对“表达”和“阐释”的反抗。

贝纳·维内 齿轮、齿根及轮齿厚度设计草图 炭笔、钢笔、纸上拼贴 52cm×62cm 1966年

维内拒绝任何含糊不清的图像隐喻,追求意义的单一性,将一连串理性的数学语言转化为图表,由此,作品只能够在数学维度中得以解读,任何其他语境之下,无论是哲学、宗教还是社会学,都无法产生意义。这就是他的“单义游戏”,只有纯粹的理性和绝对的精准,不带感情,不带羁绊。

贝纳·维内 带有“负数”的金色三联画 布面丙烯(抛光) 247cm×592.5cm 2011年

数学、模型、公式、符码、图表,这几个词似乎令人难以将其与艺术相联系。但这些象征理性与功能的元素正是贝纳·维内创作的材料,甚至是创作的目的本身。

贝纳·维内 关于“冠状线强度” 布面丙烯 195cm×146cm 2002年

贝纳· 维内他专注于运用数学符码与图表消解艺术惯有的隐喻性和多义性,通过理性的方式抹除主体的存在,用数学化的曲线图在画布上表现出轴线、曲线和方程式。将艺术从主观臆断中解放,停留于画面所展现的数学逻辑本身。

贝纳·维内 函数y=2x^2+3x-2的抛物线 布面丙烯 168cm×97cm 1966年

贝纳·维内 关于“张力测量时刻” 布面丙烯(抛光) 208.3cm×162.6cm 2001年

贝纳·维内 关于带有离散线段的形态学字符 布面丙烯 183cm×243cm 2001年

借此,数学的单义性被引入一个其本不可能产生作用的领域。面对另一种语言,既有的艺术法则失效,图表本身既不具备表达性也不具有传统美学意义,任何试图阐释的努力都将感受到揶揄,并终将宣告失败。正如置身于一场单义游戏,你要做的只是留心观察画面,按图索骥,最后便可来到那唯一出口。


03/几何之美 
回到原点 与自然共生



如果数学是贝纳· 维内独特的艺术语言,那几何之美就是这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韵脚音律。

贝纳·维内 190°和136°两个角的位置 布面丙烯 245cm×245cm 1977年

对称、光滑、流畅,用几何的形态表达理性、精准的艺术,在纯粹的理性中,包含着极致的浪漫。

贝纳·维内 上方带有数字23的金色饱和圆 布面丙烯(抛光) 214.5 cm×214.5 cm 2011年

贝纳·维内 右下带有字母“W”的金色绘画 布面丙烯(抛光) 210cm×210 cm 2011年

几何之美的运用,与展馆本身——和美术馆——的设计理念巧合般的相辅相成:回到几何学的原点——圆。



-


回到几何学的原点——圆,我设计了和美术馆。

圆是所有造型的原点。

在和美术馆中,我寄托着这样的理念——创造一座不受美术 馆既有概念的约束,能亲身感受到与自然共生之体验的建筑。

——安藤忠雄



和美术馆本身,也是安藤忠雄在亚洲的一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


安藤忠雄设计手稿©安藤忠雄建筑事务所


© 和美术馆

© 和美术馆

和美术馆的设计理念应正了他“世界无国界,地球是一个整体”的认知,他渴望打破一切分界,朝事物的本质发起挑战。


最大特色
世界首创:清水混凝土双螺旋楼梯



© 和美术馆

© 和美术馆

这是世界首条清水混凝土双螺旋楼梯。以双螺旋楼梯为中央,不同心圆形建筑如同水波纹一般层层向外,整体意象如向城市扩散的“涡旋”。

美术馆内部的楼梯呈螺旋状回转,从下方仰望,我们会有这样的空间体验。光由上方倾泻而下。这束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的隐喻。

© 和美术馆


岭南建筑文化语境
传统建筑哲学+现代的设计手法



© 和美术馆

美术馆的设计语言源于当地的本土建筑和文化内涵,建筑师试图从中汲取灵感,并将新建的美术馆空间构想成一个和谐统一的状态。

© 和美术馆

穿过水之径时,展现在眼前的,是安藤忠雄从中国古代“天圆地方”思维理念中提炼出的纯粹几何元素。地上4层、地下2层,圆形建筑按照一定偏心率精确叠置的倒锥形圆柱塔,轻薄的椭圆形屋顶与纤长的隔栅立面,中和了整体建筑的硬朗轮廓。

夹岸花园及水之径俯瞰
作品:Ballast, 洛克西·潘,不锈钢,
1219.2 cm × 1539.2 cm × 967.7 cm,
2019,© 和美术馆

建筑造型“向心”凝聚,整体意象又如向城市扩散的“涡旋”。长方体偏厅沿着首层圆柱的切线方向延展,并与柱塔形成高差,光洁的幕墙恰与主厅隔栅后若隐若现的落地玻璃交相呼应。

-
不论是贝纳·维内的"单义游戏"
还是和美术馆的"天圆地方"
艺术家与建筑师都在描绘自己心中的宇宙
他们崇尚一种朴素的美学
一种纯粹的理性
却为世界带来了极致的浪漫艺术

作者|可达

专栏编辑|Yihan

发文编辑|Yiwen

审核编辑|Linqi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Reference:

http://www.bernarvenet.com/

http://www.ceyssonbenetiere.com/en/

文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