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连福斯特都被收购了!建筑公司应如何面对危机与转型?
2021/11/05
作者
从2020年新冠疫情流行至今,建筑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冲击。


无论建筑设计公司/事务所规模是大或小,都在寻求稳定的长期发展战略以应对未知的挑战。就是在这样的趋势下,今年10月的建筑圈“地震”了:

世界顶尖建筑事务所——Foster + Partners(福斯特建筑事务所)

被一家名为Hennick & Company的加拿大公司收购了!


虽然在收购后,诺曼·福斯特仍坐稳执行董事长和第二股东的宝座,但是他卖掉自己苦心经营了50多年的事务所,不免使我们心生“把亲手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的惆怅感。


那么,福斯特事务所这次被收购,究竟事出为何?

我们从各大建筑事务所的运营模式和组织构架出发,

汲取过往设计公司收并购案例中的经验,

在下文为你揭秘,建筑事务所在面对危机和转型需求时的“去”与“从”!

01/“始”与“终”
01/“始”与“终”

浅析福斯特建筑事务所收购事件
 

©dezeen

福斯特建筑事务所于1967年由诺曼·福斯特和他已故的妻子成立,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有14家分公司,共有约1500名员工。福斯特事务所同大多建筑事务所一样,采用合伙人制度,内部核心管理层是由福斯特本人担任执行主席及第一股东(被收购前),另有179位合伙人。

在这次Hennick & Company的收购之后,Hennick家族仅作为最大股东,不介入建筑事务及运营,事务所的执行权利仍归福斯特所有。原有合伙人将继续作为长期股东,履行各自的日常运营职责,同时提拔24位新合伙人,逐步扩大核心团队规模。
 
©Consultancy.uk

作为收购方的Hennick & Company是一家加拿大的私人家族投资公司,长期以来致力于房地产以及增长型企业的投资。公司由Hennick家族的人经营管理,公司领导人的Jay S. Hennick在金融圈内坐享一席之地,名声赫赫。

此外,Hennick & Company 还在今年2月收购了美国建筑事务所RATIO Design的股份并成为其第二股东。与同福斯特事务所达成伙伴关系相似,Hennick家族都是看重事务所自身持有的的品牌名片和设计实力,以获取纯财务回报为途径对建筑事务所进行收购。
 
©Foster + Partners

2020年4月,疫情横扫全球,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在优先考虑员工安全的情况下,宣布给所有不能居家办公的员工放无薪假,同时所有分公司的员工进行为期三个月的20%降薪(年薪在25000英镑及以下的员工除外),以此度过紧随而至的财务危机。

Hennick & Company的收购,也让福斯特事务所从资金告急中”转危为安“,既有资金引入可供安抚稳定设计团队,也有益于招兵买马,以标志性的公司名气与形象吸引全球建筑人才。

与此同时,有了资金的支持也更有利于事务所向新的发展模式转型。考虑到86岁的福斯特本人还活跃在设计工作一线,但终将把自己的位置转让给他人,在此关头,事务所是选择传承,亦或是向全新的模式靠拢,在此一举。从长远发展来看,此次私人收购是机遇,但是更多的是挑战。



02/“去”与“从”

从过往收并购案例望前路漫漫


上海虹桥天地 © CallisonRTKL

建筑设计公司/事务所的收并购早已在圈内屡见不鲜,各家事务所的“分分合合”仿佛也已成了常事。Callison 和RTKL 2016年的合并案例让我们见识到了这两家旗鼓相当的公司如何“化敌为友”,一步一步演变成今天的CallisonRTKL。

Callison与RTKL 2004年同年进军中国建筑市场,ARCADIS公司于2007年收购RTKL在先,之后于2014年收购Callison。彼时的Callison 关注“用户导向型”的设计理念,项目类型以商业综合体、酒店、办公楼、城市设计为主,尤其在商业综合体和零售商业设计上遥遥领先;RTKL则是放眼商业、酒店、住宅和工作场所等领域,成绩斐然。

自两家公司合并以来,CallisonRTKL打造了上海虹桥天地、联想全球总部(北京)园区、深圳万科广场和沈阳万象城等建筑作品,深入人心。两家公司“强强联手”,实乃“众望所归”。
 
亚特兰大Centennial Yards总体规划 ©Foster + Partners

然而福斯特事务所的收购绝非相似体量的设计公司合并,而是对于纯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股份收购。福斯特事务所不需要如SNC-Lavalin Group Inc收购英国的Atkins公司一般,通过建筑公司间的合并来弥补进军市场的短板;也不需要像AECOM收购深圳城脉一事,以外资公司的身份揽得甲级设计院资质。福斯特事务所的设计理念和商业价值就是投资方回报率和利润收入的最佳保障。
 
Marina 大厦 ©DBOX for Foster + Partners

好在2021年已接近尾声,福斯特事务所频传喜讯,近几个月内公布的设计方案,以多个“首个”引人注目:希腊首个绿色超高层“Marina大厦”方案,建成后将成为希腊乃至地中海沿岸的第一高楼;福斯特在智利的首个项目,围绕二十世纪中的工厂厂房进行更新改造和沿途多功能街区的总体规划设计;西班牙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扩建项目,分三期政府拨款,计划于2024年完工;亚特兰大市中心的Centennial Yards总体规划方案也在7月公布于众,协同Perkins+Will 公司为我们重新定义极具活力的漫步式城市街区。福斯特事务所自身的项目实力未减,也让我们对其引入投资后的设计和核心团队的扩容转型,充满着期待。
 
La Fabrica 总体规划项目 ©Foster + Partners

诺曼·福斯特本人认为,事务所在被收购后演变形成的同Hennick &Company的新型伙伴关系将促进项目在可持续、基础设施、城市化和回收利用领域的发展,进一步扩大项目所涉及的范围及深度。此次出售股份的决定在股东大会上获得了全体合伙人的一致通过,也让我们看到了福斯特事务所共同应对“寒冬”逆境的乐观与坚毅。希望往后的日子里,福斯特事务所在新的团队运营模式下,可以走出更加体现公司风格、顺应行业趋势的道路。



03/“起”与“承”

悉数建筑事务所的组织构架类型

 


©NIGEL YOUNG

 “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是一群人会走得更远”。从上文福斯特建筑事务所的收购一事中,我们也读出了不论规模,大至上千员工的国际建筑公司,小至不足10人的设计工作室都通常不是“一人独大”。但是各个建筑事务所因自身情况不同,其运营模式及内部团队的组织构架也不尽相同。不妨随建道小编一起看看这5个建筑公司/设计事务所都是如何有条不紊地运营,他们在组织架构的设置上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呢?


 SOM建筑设计事务所 

 

SOM 建筑设计事务所是享誉世界的跨国设计公司,代表作品有美国利华大厦、科威特的哈里法塔以及上海金茂大厦等,全球范围内拥有850-1000名员工,机构分布于华盛顿、芝加哥、旧金山、纽约、洛杉机、伦敦、香港和上海。

SOM取名自事务所最初的三位创始人——Louis Skidmore,Natha-niel Owings和John O.Merrill的姓氏缩写,最初三人的定位分别是设计师、工程师和组织者。就是这样的组合,深谙如何发挥设计的价值,懂得与业主沟通对接,同时能兼顾事物的管理工作,三人分工明确,协作中带领团队一同成长。
 
©SOM

目前,SOM共有30名合伙人,其中仅有20人持有公司股份。作为有限合伙人制公司(LLP),SOM是直接由签署图纸的合伙人承担行事责任,公司承担经济方面的责任。同时,SOM公司的注册州是纽约州,根据其州内规定,公司的持有者必须拥有设计执照(如建筑师执照、工程师执照等),所以合伙人团队由27名建筑师,2名结构师以1名设备师共同组成。


 MAD建筑事务所 


©MAD

MAD建筑事务所于2004年由三位合伙人兼元老马岩松,早野洋介和党群在北京成立,在洛杉矶和纽约设有分办公室,约有150名员工。MAD至今已在世界范围内有许多代表作品,如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哈尔滨大剧院和梦露大厦等。

三位合伙人都对建筑项目有总体把控,马岩松主司汇报、讲座、项目会以及关键节点的确认工作,奔波倒也成了常事;党群兼顾管理设计团队,胜任对外沟通和对内事务所的整体运营的工作;早野洋介则负责技术层面,专攻难题。
 
©MAD

2018年初,三位合伙人在MAD建筑事务所年度晚会上宣布将Flora Lee、傅昌瑞、何威、Tiffany Dahlen四人晋升为副合伙人。合伙人团队的壮大,无疑为MAD注入了全新的血液,放眼广阔的未来。



 安藤忠雄建筑研究事务所 




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虽为大师事务所,但是规模却是稳定在25人左右,由安藤忠雄本人全责监督,在中国办事处有合伙人。代表作有住吉长屋、光之教堂等的安藤忠雄于1969年成立事务所,于1995年荣获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奖。直到事务所成立第十年,事务所仅有大约10名员工,整个设计事务所以“游击队”的姿态存在。
 
和美术馆 ©HEM. Courtesy He Art Museum

在个人事务所的背景下,他喜欢每个项目都有指定的全权负责人,做到点对点、高效有序的团队沟通。五个不同的项目就会安排五个项目负责人,十个项目就安排十个负责人。他坚持亲力亲为,始终保持一对一沟通,同工地的联系不会通过中间的管理层。也正是如此,我们看到了小型设计事务所不同于大型建筑公司的一面,感受到了团队交流和工作对接的单纯关系。


 ennead建筑设计事务所 



作品斩获众多设计奖项的ennead建筑设计事务所公司总部设立于美国纽约,并在上海设有分公司,总体规模在190人上下。ennead于2010年6月正式更名,前身为“Polshek Partnership LLP ”(波什克合伙人设计事务所)。公司名称的更替标志着结束延续30年的组织架构设计领导团队,向全新的模式转型。
 
上海天文馆 © enneadarchitects

近年来ennead为我们称道的作品有耶鲁大学美术馆改造、纽约THE STANDARD 酒店以及上海天文馆Planetarium等等。如今的ennead共有4位管理合伙人和5位设计合伙人,6位首席团队成员,以及22位副合伙人。

设计与管理团队的分工明确,ennead采用“团队成员(设计师)→高级主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副合伙人→合伙人”的管理制度,与“所有员工共同拥有公司”的部分美国建筑事务所在组织架构上有所区分。


 丹麦ZESO建筑师事务所 
 

西咸新区,共赢的都市森林 © ZESOarchitects

ZESO建筑师事务所是由创意总监托尔本· 尤尔和技术总监克劳斯·赫歌· 奥尔森在各自拥有20年建筑行业经验的基础上,理念一拍即合,基于同一个愿景下应运而生。ZESO自2008年于哥本哈根成立以来, 虽然仅有50+人的团队,小而精悍,但是在其公司的组织架构上可是丝毫不含糊。 

© ZESO architects

就如同它的两位创始人一样,ZESO看重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师之间的搭配协作,利用灵活的组织架构,确保“对客户的需要与项目设计周期提供及时反馈与高速周转”。除了两位创始合伙人分别兼任项目技术总负责和创意总监的职位,在ZESO官网发布的团队成员中的现合伙人同时兼管交通与规划部门,协理合伙人则兼管商业部门。
 

作者|Long

专栏编辑|Yihan

发文编辑|Yiwen

审核编辑|Linqi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Reference:

https://mp.weixin.qq.com/s/so4Sjd98WcHpeO4m3vXoNA
https://archinect.com/news/article/150284713/foster-partners-sells-significant-shares-to-canadian-family-private-investment-firm
https://mp.weixin.qq.com/s/e4iwucv7pVLh4L9yoW92kQ
https://divisare.com/projects/319992-foster-partners-nigel-young-foster-partners-office?utm_campaign=journal&utm_content=image-project-id-319992&utm_medium=email&utm_source=journal-id-93
https://www.sohu.com/a/202608591_188910
https://www.sohu.com/a/445600576_670475
http://www.i-mad.com/zh-hans/press/mad%E5%BB%BA%E7%AD%91%E4%BA%8B%E5%8A%A1%E6%89%80%E5%85%AC%E5%B8%83%E6%96%B0%E7%BB%84%E7%BB%87%E6%9E%B6%E6%9E%84/
http://www.taihainet.com/lifeid/culture/dwys/201104/680074_2.html
http://www.archina.com/index.php?g=company&m=index&a=show&cid=4728
https://www.ennead.com/zh/people
https://zeso.dk/zh-hans/zeso-%E5%BB%BA%E7%AD%91%E5%B8%88%E4%BA%8B%E5%8A%A1%E6%89%80/%E7%BB%84%E7%BB%87%E6%9E%B6%E6%9E%84/
http://mixinfo.id-china.com.cn/a-16378-1.html

文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