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从《流浪地球》到《三体》,「星星」不再遥远
2023/02/09
作者

2023年可谓是“科幻“开年,从贺岁档《流浪地球2》,到剧版《三体》高开高走,热度口碑双丰收的国产科幻巨作,让“太空”、“宇宙”等关键词再次刷屏。剧中对于宇宙、科技、外星文明的描绘,更是激发了无数人对于“星空”的崇拜。其实,从人类仰望星空开始,对于宇宙的好奇就从未停止。作为普通人,我们可能无法目睹“宇宙闪烁”,无法向宇宙深处发送电波,但优秀的天文馆可以拉近人与星空的距离,让「宇宙」触手可及。


今天小编将为大家盘点全世界优秀的天文馆设计,让我们一起看看建筑师如何“征途星辰大海”。

01

用建筑演绎「天体轨道运动」



“太空没有直角,因此天文馆的设计也没有直角。”

——Thomas Wong


640.jpg

图片来源:Arch-Exist


上海天文馆

地点:上海 中国

设计师:ennead

项目年份:2021


作为全球最大的天文学主题博物馆,设计师致力于打造“功能”和“实体”完美融合的建筑,让建筑本身也兼具教学意义,也因如此,建筑的外形借鉴了部分宇宙天体的基本运行原理。


640.jpg

设计概念图


为了实现这一概念,设计师摈弃了直线和直角,以经典的“三体问题”为灵感,通过三个球体和大量曲线来诠释天体运行的基本规律。


640.jpg

图片来源:Arch-Exist


主体建筑围绕中心的“天象厅球体”展开,参观者经过入口处的金色“日冕”进入建筑,开始参观之旅,以环绕玻璃穹顶的室外屋面结束旅程。整个过程,设计师通过建筑语言让参观者充分感受宇宙的浩瀚无边。


640.jpg

建筑入口,图片来源:Arch-Exist


640.jpg

天象厅球体,图片来源:Arch-Exist


建筑充分利用“阳光“,让太阳的活动轨迹,参与到建筑的设计过程和参观者的游览过程,参观者可以充分感受星际变化。


640.png

天象厅球体,图片来源:Arch-Exist


640.jpg

室外屋面,图片来源:Arch-Exist


同时,上海天文馆优秀的“硬件条件”搭配最前沿的视觉科普设备,使参观者在“宇宙”与“科幻”之间不断穿梭。使其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天文馆之一。


640.jpg

图片来源:Arch-Exist


640.jpg

总平面图



「木穹」下的天文馆



就像以前的储气罐在城市街道上给大家带来光明一样,现在它将把知识之光带给地球上的人们。


640.jpg

图片来源:Anastasia Ra, Daria Priroda, Olga Romanenko


圣彼得堡教育科普中心

地点:俄罗斯 圣彼得堡

设计师:Geosota Company

项目年份:2017


传统木结构,仿佛和科幻背道而驰。而位于圣彼得堡的教育科普中心,设计师恰恰是通过「木构」在废弃的储气罐中创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木穹顶天文馆。


让废弃了120年的储气罐,重获新生。


640.jpg

废弃储气罐


项目由V10 (1/2)经典网格状球顶(二十面体+富勒烯)构成,通过1500根梁和507个钢接头组成,整个结构的重量为20吨。


640.jpg

施工过程,图片来源:

Anastasia Ra, Daria Priroda, Olga Romanenko


设计师通过富勒烯(六边形)分形嵌套的方式,来固定组合木制框架和表面的投影屏幕。两种不同尺度的六边形的结合,使整个项目在结构上充满戏剧张力。


640.jpg

施工过程,图片来源:

Anastasia Ra, Daria Priroda, Olga Romanenko


640.jpg

施工过程,图片来源:

Anastasia Ra, Daria Priroda, Olga Romanenko


640.jpg

基础结构,图片来源:

Anastasia Ra, Daria Priroda, Olga Romanenko


640.jpg

施工过程,图片来源:

Anastasia Ra, Daria Priroda, Olga Romanenko


经过两个月的设计、制作、组装,项目最终以传统包裹科幻的奇妙感受展现在参观者面前。


640.jpg

图片来源:

Anastasia Ra, Daria Priroda, Olga Romanenko


640.jpg


「浓缩宇宙」的球体



“新的罗斯中心为我们带来了与我们探索宇宙奇观的能力相称的东西,这是一座成熟的现代建筑,一座勇于展现现代建筑兴起根源的建筑。”


——建筑评论家,赫伯特·莫斯坎普

Herbert Muschamp


640.jpg

图片来源:Jeff Goldberg


罗斯地球与太空研究中心

地点:纽约 美国

设计师:ennead

项目年份:2000


罗斯地球与太空中心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部分。建筑整体为“被玻璃包裹的球体”,透明精致的现代主义建筑与周围的传统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640.jpg

图片来源:Jeff Goldberg


幕墙的通透性清晰的展示了其内部空间,强调中心球体的同时,完整的展现了建筑的结构和精湛的施工品质。


640.jpg


640.jpg

图片来源:Jeff Goldberg


同时,建筑的功能与建筑本身相结合,内部活动通过通透的表皮传达给参观者。其独特的结构系统、灯光系统、高耸的室内空间及开放的平面,可以适应和满足各种展览活动。


640.jpg图片来源:Vincent Laforet


天文馆的设计和建造,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最先进的施工技术。但设计师并未选择过于炫技的设计手法,而是通过最简单的形体诠释对于宇宙的理解。


新老建筑紧紧相依、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当地的文化地标。


640.jpg

图片来源:Jeff Goldberg


640.jpg



连接「科幻」与城市生活



设计初衷是以建筑去展现人类的需求和进化。建筑像一座桥梁一样存在,连接起科幻世界和真实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市生活。


640.jpg

图片来源:Luis Argerich CC BY–NC 2.0


伽利略天文馆

地点:布宜诺斯 阿根廷

设计师:Enrique Jan

项目年份:1966


作为世界上最经典的天文馆之一,伽利略天文馆像一座桥梁,连接起1966年的科幻世界与城市生活。


640.jpg

图片来源:Luis Argerich CC BY–NC 2.0


建筑师通过数学和几何,在建筑与天文之前建立了一种联系。大楼共有五层楼、六部楼梯,形成三个主要部分:前院,首层展厅空间以及一个球形行星室。


建筑平面在三角形、六边形、圆形之前转换,通过混凝土和玻璃,形成科幻与秩序并存的空间效果。


640.jpg

图片来源:Cortesía del Planetario Galileo Galilei


640.jpg

图片来源:网络


2011年,天文馆进行了更新改造。对室内和穹顶铝板经行了维护修缮,同时更新了外部灯光系统,使其轮廓在夜晚更加清晰。


640.jpg

图片来源:Luis Argerich CC BY–NC 2.0


640.jpg

图片来源:Christian Pavez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虽然伽利略天文馆至今为止已建成近60年,但由于独一无二的形体外观、地理位置,以及历史价值,现在依旧是城市的地标之一,也成为众多科幻、文化的节日的活动首选地。


640.jpg

图片来源:Claudio Elias Licensed under public domain


640.jpg



结语



如果说科幻电影点燃了我们的太空热情,那么天文馆便是通过建筑,将宇宙拉至每个人眼前,让「星星」不再遥远。


不同于影视剧里的科幻,现实生活中的天文馆,其功能更多为「寓教科普」。建筑师既需要在形体上具有科幻的浪漫主义,也需要在功能上可以灵活承担多种展览科普活动;既要满足人们对未来建筑的憧憬,又限制于结构及法规条文。


不知道今天的分享有没有满足你对宇宙探索的想象呢?如果抛开一切的限制,你心中的最佳天文馆是怎样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专栏编辑|Yihan

发文编辑|Shixin

审核编辑|Zyi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Reference:

上海天文馆 / Ennead Architects | ArchDaily

木穹下世界最大的天文馆 | ArchDaily

罗斯地球与太空中心:被照亮的球体 / ennead建筑事务所 – 有方 (archiposition.com)

罗斯地球与太空研究中心 / Polshek Partnership | ArchDaily

AD经典:伽利略天文馆 / Enrique Jan | ArchDaily

文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