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由四座塔楼组成,每座塔楼均承担不同的功能
园区由分布于四个城市地块的四座塔楼组成,总占地面积超过140万平方英尺。塔楼采用流线形体量,柔化了建筑尺度,并在深圳天际线中勾勒出动感的轮廓;错落交叠的体块创造出富有节奏感的建筑韵律。
四栋塔楼通过一条三维高空廊桥步道相连,形成一个环形结构将中央绿洲环抱其中。绿洲的建筑概念引入了分层动线系统,包含地面层和三个高架层,提供一个将自然与休闲融为一体的连续公园体验。这条连接纽带不仅串联起各座塔楼,更与深圳的多层步行网络衔接,塑造出对步行者同样友好的、流动而富有人性尺度的环境。

Houhai Hybrid Campus by Ole Scheeren © Buro-OS
多层交织的流线系统环绕中央绿洲,提供连续的公园体验
园区专为多代际社区居民的24小时使用而设计,每座塔楼承载不同功能——从灵活办公空间、小体量的灵动商业,到短期住宿的酒店客房及长期居住的服务式套房。一个文化场所作为园区的核心,而高架步道网络则作为社交纽带,实现塔楼及其功能之间的无缝连接。屋顶露台和户外聚会空间不仅可俯瞰城市全景与南海风光,也为人们提供休憩的时刻,进一步强化了人、自然与城市肌理之间的联结。

Houhai Hybrid Campus by Ole Scheeren © Buro-OS
为24小时使用而设计,后海综合园区将工作、居住、文化、商业、休闲、娱乐与自然元素有机融合,构建出一个统一的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设计贯穿整个园区。通过巧妙雕塑的建筑体量营造的遮荫步道和自然通风系统,与喷泉和镜面水池相辅相成,不仅调节温度,更提升了中央绿洲的感官体验。软景引入了丰富多样的本地物种——包括常绿植物、开花植物和树木——既能呼应深圳的季节变化,又能提升生物多样性,并增加人体舒适度。

Houhai Hybrid Campus by Ole Scheeren © Buro-OS
城市窗户和阳台的设计提供俯瞰城市及南海的全景视野
园区直接连接深圳地铁系统,设有整合地铁出入口及商业街区的地下通道,倡导可持续城市交通。景观设计融入周边绿色轴线与毗邻的深圳人才公园,通过流畅的线条、天然石材铺装及茂密植被,营造和谐共生的环境。

Houhai Hybrid Campus by Ole Scheeren © Buro-OS
后海综合园区功能示意图
奥雷·舍人(Ole Scheeren)表示:“后海综合园区是我们长期深耕深圳,并积极参与其发展的成果,也体现了我们持续致力于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承诺。这里是建筑与自然交融的场所,共同营造出以人为本的环境,塑造出反映城市生活多样性的全新都市生态系统,赋予创新、协作与社区互动的空间以鲜活的生命力和无限活力。”

Houhai Hybrid Campus by Ole Scheeren © Buro-OS
塔楼采用流线形体量,在深圳天际线中勾勒出动感的轮廓
后海综合园区旨在建立城市与自然、科技与文化、交通与商业之间的全新连接。该项目目前正处于建设阶段,预计将于2026年底落成开放,届时将成为兼具建筑与文化意义的重要地标性建筑。